引進一家企業,還能改變一個産業的發展格局,這是合肥市領導當初沒有想到的。
2000年合肥市引進海爾後,不僅規劃了海爾工業園,還很快建設了海爾配套工業園,17家家電配套企業先後落戶園區,形成了強大的家電産業配套能力。
正是因為有了這一優勢,美的、長虹、格力等企業紛至遝來,加上合肥本地的美菱、華菱等快速成長,合肥很快躋身全國三大家電基地之列。“利用配套産業鏈招商,是家電企業扎堆合肥的重要原因。”合肥經濟開發區工委辦公室副主任劉自強説。
對很多企業來説,配套産業鏈就是成長的“土壤”。企業在轉移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水土不服”,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之前賴以成長的“土壤”改變了。因此,要吸引企業轉移並紮下根來發展,最好的辦法就是“移土栽培”,把配套産業鏈等“土壤”一併承接過來。
“土壤”培育非一日之功
深圳市雲海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科技型企業,主營業務是移動通訊的樓內無線覆蓋,企業每年上繳利稅1000多萬元。現在公司把研發留在福田區,生産環節已轉移到寶安區。
“珠三角地區電力供應不是很充足,人力成本也在上升,深圳是不太適合搞大規模生産的地方。從長遠講,如果找到適合生産的地方,我們也會再選擇。但遷不遷?這是一個難題。”董事長胡志強坦承,在産業轉移中企業的難處一是資金,二是當地的配套能力和市場,三是相應的人才。
目前在珠三角地區已形成IT産業集群,很多零配件都能一站式購齊,加上貼近市場,在這裡最能了解市場變化,最能把握市場脈搏,很多IT企業選擇把研發、銷售環節留在珠三角地區,把需要用地、用工的生産環節轉到周邊省市,不願意把企業“連根拔起”。珠三角地區的很多企業管理者表示,土地、資源、勞動力成本等要素固然是企業選擇承接地的要素,但産業配套能力、市場是他們更看重的要素。如果産業配套能力不強,盲目轉移過去,綜合經營成本可能會上升。
廣東河源市有個高新技術開發區,西可通信技術設備(河源)有限公司就落戶在這裡。他們把研發留在深圳,把新産品試驗和生産基地放在河源。公司總經理何榮特説:“手機像海鮮一樣,生産後要馬上送到客戶手裏,年初賣700元的到年底就只有500元。雖然在河源發展很快,但感覺還是在東莞、深圳接訂單更容易,了解市場資訊也更便捷。”為了降成本,這家企業延伸了自己的産業鏈,把注塑、噴油、攝像頭、手機主機板等零配件生産都做起來,他説:“我感覺這樣做能提高抗風險能力,電子企業不怕扎堆,我們來之前,有幾家大的電子企業已在這裡落戶,通過集群釋放作用,上下游的配套企業也會隨之跟進。”
西可公司的實踐在各地很有普遍性,一個普遍的現象是,很多企業尤其是行業龍頭企業落戶內陸省市後,經常會把産業鏈上的配套企業一起帶入當地,逐漸形成産業集群,從而降低轉移後的産業配套成本。但是否去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這多少讓企業管理者舉棋不定。
中興軟體公司3年前落“子”江西南昌,目前總部留在深圳,在南昌主要生産手機和開發軟體。中興軟體技術(南昌)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侯業全説,“從理論上看,産業轉移會降低成本,但在實踐中會發現,如果配套能力不強,算大賬並不合算。比如手機的物料,每台手機裏有200顆至300顆物料,珠三角地區是全球IT器件採購中心,産業鏈非常完整,電子産品的配套能力非常強。如果沒有産業配套能力做支援,轉移後的企業就很難形成成本和規模優勢。目前中興在南昌生産手機,物料和成品都要運到深圳,光是運費每部手機就多攤2元,把純利都吃掉了。必須要有大企業先進入,帶動配套企業跟進,也許那時才是轉移的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