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行業“十電九虧” “雙十一”效應難掩尷尬

時間:2012-11-15 15:58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上海11月15日電 (記者 姚玉潔、高少華)一年一度的“雙十一”促銷塵埃落定,天貓、淘寶斬獲191億元,而各大電商銷售額預計突破300億元大關!然而,令人垂涎的數字,仍難掩中國電商行業“十電九虧”的尷尬局面。專家指出,高速發展的中國電商行業,亟須避免“燒錢依賴症”“增收不增利”等軟肋。

  “雙十一”效應吸引眼球

  “雙十一”電商促銷,已經成為整個零售行業不得不正視的盛大節日與嚴峻挑戰。數據顯示,淘寶係共實現交易額191億元,其中天貓佔132億元,淘寶網佔59億元,峰值時期每分鐘交易額高達1733萬元,處理交易筆數9萬筆/分鐘。

  191億元是什麼概念?這一數據相當於2011年國美年銷售額的近1/6,相當於王府井百貨去年一年的銷售額,也遠超今年中秋國慶黃金周8天上海395家大中型商業企業、5千多個網點的總營業收入64.3億元!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1年底,我國網路購物用戶規模達到1.94億人,當年網路零售總額達到8019億元,比上年增長56%,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4.4%。2012年前三季度中國網路購物市場交易規模達8062億元,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提升至5.4%。

  有專家預測,如果按照年均40%的增速計算,預計“十二五”末我國網路消費交易額將突破3萬億元,屆時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例將接近10%。

  “今年網路零售總額佔比迅速提升,有三季度電商價格戰、經濟下行下消費者偏愛網路購物打折優惠的因素,但消費者購物行為的電子化、網路化趨勢,已經無可抵擋。”復旦大學電子商務中心主任黃麗華説,“80後”“90後”這些“數字原住民”,將成為未來商業模式競爭、商業法則制定的決定性力量。

  “電商就像猛獅一樣,正在逐漸吃掉傳統商業這只‘綿羊’。”為了避免被時代列車所拋棄,傳統零售業大佬近年紛紛試水電子商務。王府井今年6月宣稱將投資1億元進軍電子商務領域;沃爾瑪通過控股1號店“曲線救國”;麥德龍、上海“城隍廟”等也在積極籌劃自己的“線上之旅”。

  國內知名外貿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廣新達運營總監楊學海向記者表示,網際網路用戶群體擴大和購物配套日益完善使網上購物人群日趨龐大,在這個大環境下,“無商不電”是必然趨勢,傳統企業要麼自己作出改變主動適應,要麼被動等待並被日漸淘汰。

  “無商不電”遭遇“十電九虧”

  然而,一個殘酷的現實是,儘管眾商家試水網際網路的熱情高漲,但電商這塊“肥肉”可能只是聞起來很香、吃起來澀嘴。數字顯示,當前我國電子商務企業面臨著“十電九虧”的窘境。

  有關數據顯示,除天貓盈利外,其他電商網站大多仍處虧損泥潭。如京東商城CEO劉強東此前宣佈,今年上半年京東商城凈利潤仍為負;國美電器旗下兩家電商今年上半年虧損2.6億至2.7億元,佔國美虧損額的一半左右;噹噹網2012年第二季度凈虧損1.2億元,同比擴大330%。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從資本來源來看,電商企業絕大部分喝“VC/PE的奶”長大,“亂燒錢”現象普遍存在。

  “從商業模式看,電商網站特別是購物類網站基本是先跑馬圈地,通過砸廣告、大打價格戰吸引流量、用戶、訂單做大銷售額,絕大部分以犧牲毛利潤為代價。而隨著一淘網、比購寶等比價工具的流行,消費者與商品之間‘資訊孤島’現象被打破,不僅壓縮了電商企業的利潤空間,電商所預期的‘以實惠黏住消費者’也變為空談,進而拖累大部分‘觸網’傳統品牌的利潤。”曹磊説。

  線下到線上面臨“驚險一躍”

  專家指出,傳統企業進入電子商務領域,並非“做一個網站”那麼簡單,而是商業模式和商業流程的再造。

  “當大部分傳統企業轉向電商的時候,因為人才、理念、定位等方面的缺失,導致價格戰成為大家認可的快速突出重圍和進入主流的捷徑,而大規模價格戰加上大部分事先並未料到的物流、管理、行銷等方面的成本必然導致大面積的虧損窘境。”楊學海稱。

  黃麗華指出,傳統商業企業成熟的線下交易模式,首先就面臨著脫離傳統思維束縛的考驗,如何線上上與消費者建立信任,“黏住”消費者,如何把線下品牌優勢延伸到線上,都是全新的研究課題。此外,電商對於物流的需求,可能會對傳統零售商提出巨大的考驗。

  而此次“雙十一”大促中商品“臨陣下架”、特價商品“躲貓貓”、先提價後降價等不規範的促銷行為,也為電商行業規範運營敲響了警鐘。

  “目前國內網路生態仍然以草根秩序為主,相關法律法規零散缺位。”上海理工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楊堅爭等專家建議,我國需儘快制定、實施電子商務法律法規,建立網上經濟糾紛調解體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體系等“網上315”,為網路購物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