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草産量銳減貴比黃金 産業惡性迴圈何日終結

時間:2012-10-10 13:50   來源:新華網

  在市場上被認作“軟黃金”的冬蟲夏草“雙節”期間價格達到歷史最高水準。記者深入青藏高原蟲草産區採訪了解到,我國蟲草産業面臨大幅減産、市場混亂等困境,越採越少,越少越貴,越貴越採。如果不採取相應措施,也許蟲草的滅頂之災為期不遠。

  蟲草産業陷入惡性迴圈怪圈

  冬蟲夏草是一種體內有寄生真菌的蟲草蝙蝠蛾幼蟲,與野生人參和鹿茸並稱為“中國三大名貴中藥材”。10月4日,中藥材天地網發佈資訊稱,産自西藏那曲地區每500克2000根的蟲草售價10萬元,500克1500根的蟲草售價14萬元。在北京同仁堂藥店,品質“上等”的蟲草標價每克888元左右,換算下來,上等蟲草比黃金價格高出一倍還要多。

  做了十餘年蟲草生意的西寧蟲之寶冬蟲夏草批發部經理楊新民説,上世紀八十年代,國家對蟲草實行統銷統購,價格大約10元一斤。2003年“非典”期間蟲草被追捧為包治百病的“神藥”,産地精品蟲草每斤售價1.3萬元至1.4萬元,當前各種規格蟲草價格比去年上漲1萬元,是2003年的10倍左右。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中秋、國慶假期使蟲草銷售迎來“小高潮”,後市仍然向好,新年前後會達最高峰。

  我國蟲草資源核心産區是西藏那曲、昌都和青海玉樹、果洛。西藏農牧廳介紹,今年西藏各蟲草産地不同程度減産,昌都産量僅為去年的50%,那曲減産兩成左右。青海省草原監理站站長蔡佩雲説:“估計今年青海玉樹、果洛等主産區蟲草産量比去年下降30%到40%。”

  專家研判認為,今年全國蟲草總産量不足100噸,是近年産量最少的一年。中科院專家對青藏高原蟲草研究基地的多年觀察表明,近年來我國蟲草資源量呈明顯下降趨勢,12個樣地的蟲草平均産量只有過去的9.94%,部分樣地的資源量不足30年前的2%。

  西藏冬蟲夏草協會秘書長張彥麗認為,隨著今年産量大幅下滑,蟲草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蟲草價格“泡沫”有進一步加劇之勢。

  過度依賴“蟲草經濟”的惡果

  記者了解到,目前,蟲草在青藏高原農牧民的收入中所佔比重很大,已遠遠超過傳統農牧業,而且越是貧困家庭對蟲草的依賴性越大,牧區已形成“蟲草經濟”格局。據估算,西藏主産區部分縣鄉農牧民的蟲草收入佔家庭總收入的80%。

  “我縣蟲草在全州六縣面積、産量都排倒數第二位,而挖蟲草的收入仍佔農牧民總收入的70%至80%。”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常務副縣長張建周説,挖蟲草是“靠天吃飯”的生産方式,三江源的農牧民以蟲草為經濟創收主渠道,存在著嚴重的結構性問題。

  基於採挖蟲草“低投入、高産出”的特性,越來越多的農牧民放棄了種糧、放牧,乾脆靠挖蟲草、販蟲草謀生,嚴重地影響了農牧業的基礎地位。

  據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調查顯示,現在全縣草食家畜僅有40萬頭左右,減畜與挖蟲草關係甚深。西藏那曲地區比如縣扎拉鄉昂秀村駐村工作隊隊長達瓦羅布説:“村裏不少年輕人採挖蟲草後,就到拉薩、那曲等城市生活、消費,基本成了‘無業遊民’,一直到來年採挖期才回來。”

  避“滅頂之災”需多措並舉

  如今,人參、鹿茸已能大規模人工繁育與生産,而人工培育蟲草尚未取得實質性突破,再加上人口增加、氣候變化和採集強度過大,我國蟲草資源日趨減少已成必然,如果再不採取保護措施,也許將面臨“滅頂之災”。

  為此,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研究員楊大榮建議,由科技部、農業部和中科院牽頭,組織環境、植物、真菌、昆蟲等科研單位、企業、民間機構,制定週密研究計劃,進行聯合科學攻關,搞清楚蟲草對人體的具體藥效作用,爭取實現人工規模化和商業化栽培,提高産業化蟲草藥理功效,從而減輕對天然蟲草需求的壓力。

  保護好蟲草産區,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植物研究室主任李暉建議,選擇一定産區建立蟲草自然保護區,儘快實行“休牧”制度,並組織專人進行維護。

  張彥麗認為,鋻於蟲草的投資品屬性,國家相關部門應當對蟲草價格進行宏觀調控,加大市場規範和整頓力度,對制假販假、囤積居奇、肆意炒作等現象進行嚴厲打擊,確保蟲草市場健康發展。

  西藏農科院副研究員熊衛萍説,蟲草是青藏高原最具特色的生物資源之一,今後至少十年內,蟲草對牧民增收的影響不可忽視。建立以生態保護為基礎的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機制,讓牧民群眾“有事幹、有錢賺、能發展”,才是破解蟲草問題的關鍵措施。(記者 何偉 文濤)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