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虹橋百盛悄然謝客 百貨業遭遇瓶頸面臨轉型

時間:2012-08-01 10:08   來源:中國經濟網

  已經經營十年的百盛購物中心上海虹橋店 (以下簡稱虹橋百盛)合同尚未到期就悄然停業。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上海長寧區相關部門對外表示,虹橋百盛的離開是因為租約到期。

  記者就此致電百盛商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盛)北京總部,該公司總部方面卻表示並不知情。隨後,記者多次聯繫虹橋百盛和百盛購物中心上海天山店(以下簡稱天山百盛),截至記者發稿時都未能聯繫上。

  記者發現,從去年開始,百貨行業發展就不景氣,銷售業績並不樂觀,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大型百貨企業相繼關門歇業。

  一位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國內百貨業經歷多年的快速崛起期後,正遭遇發展瓶頸。

  上海虹橋百盛悄然謝客

  記者昨日(7月31日)來到位於上海遵義路的虹橋百盛,發現該店一至六樓已經築起了圍板,圍板上寫有 “虹橋百盛復原工程正在施工”字樣。在商場正門處還貼有一張寫著 “商場于8月1日停止營業,以進行商場的復原工程,預計于11月30日完工”的告示。

  虹橋百盛所在地——虹橋上海城的一位保安告訴記者,該店在半個月前已經陸續停業,大部分專櫃都移到附近的天山百盛。而虹橋上海城管理處市場部的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百盛與虹橋上海城簽訂的合同應該是在今年11月到期。對於該城之後是否會與百盛續約,以及是否依舊引進百貨商場,上述工作人員表示“不方便透露”。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上海長寧區相關部門對外指出,“2002年,百盛虹橋店與虹橋上海城的業主簽訂了為期10年的合同,租約將在今年11月到期。”該部門還稱,虹橋百盛在租約到期後將不再續約,而是合併入天山百盛。

  記者就虹橋百盛在合同未到期就結束營業致電百盛北京總部求證,該公司總部方面卻表示並不知情。隨後,記者曾多次嘗試聯繫虹橋百盛和天山百盛,都未能聯繫上。

  但據記者了解,上海城以銷售加扣點的方式將商業物業租賃給了百盛,由於受地理位置等因素影響,虹橋百盛的生意一直不溫不火。

  百貨業發展面臨瓶頸

  記者發現,從去年開始,整個零售行業包括百貨業的銷售業績就不樂觀。北京、上海的部分大型百貨企業相繼關門歇業。

  中投顧問零售行業研究員杜岩宏告訴記者,今年一季度百貨業凈利潤增長率為-2.04%。他還指出,現在百貨業困境主要由聯營模式引起。聯營模式下,百貨業逐漸弱化零售經營能力,扮演起“坐地收租”的角色,百貨業的核心關鍵在於選址和招商,這導致了百貨業盈利水準難以提升,同時産品的同質化嚴重。

  “此外多業態的競爭也是導致百貨業經營出現困境的原因,社區超市、購物中心、電子商務等由於滿足消費者價格低、個性化、多樣化、服務性的消費特點,不斷搶佔市場份額,百貨業在模式單一、産品同質化嚴重下逐漸衰敗。”杜岩宏表示。

  深圳市零售商業行業協會會長花濤認為,電商的衝擊也是百貨銷售額銳減的原因之一。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表的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網路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8019億元,同比增長56%。其中,服裝類以2035億元的年交易額,穩坐2011年B2C市場頭把交椅。

  差異化及電商嘗試

  花濤還對記者表示,舊的聯營模式以及同質化、供量的競爭導致百貨利潤越來越薄,各大知名百貨公司已意識到了行業的現實危機,因此,現在百貨業也在嘗試轉型。

  記者了解到,國內百貨龍頭企業如王府井、百聯股份等企業都已開始進行聯營轉自營,王府井在北京已實現門店統一採購,百聯股份也實現了原産地直接採購。

  但花濤業指出,新轉型的“買手式”百貨和主題百貨都對企業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商家有能力去把握潮流和趨勢,對企業來講也並非易事。“通過買斷商品自主經營和開發自有品牌,實行專業化、差別化銷售,如此一來,對定價權、商品權等有更高的話語權,進而最大限度賺取商品差價,實現盈利。”

  同時,杜岩宏告訴記者,百貨業必須要加強供應鏈管理能力,依託強大的資訊系統,形成採購、物流、配送、銷售一體化,

  記者發現,在拓寬行銷渠道上,百貨店也在向電商領域拓展。國內很多百貨已設立了自己的網上商城。但中國百貨商業協會副秘書長范艷如曾在接受有關媒體採訪時表示,“現在很多百貨都有自己的網上商場,但是做得特別好的幾乎沒有。這還是和百貨的聯營經營模式有關。”

編輯:米廣強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