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性新興産業成經濟發展重要推動力

時間:2012-07-24 09:10   來源:人民日報

  國務院近日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到2015年力爭使戰略性新興産業佔GDP的比重從2010年的不到4%,達到8%左右,到2020年這個比例爭取達到15%,使其真正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推動力量。7月23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在中國政府網對《規劃》進行了解讀。

  財稅、投融資等多方面措施扶持戰略性新興産業

  對戰略性新興産業的內涵,張曉強解釋説,這幾年,包括美國、日本、韓國、歐盟都在根據自己的特點優化經濟結構,作為振興經濟的措施之一,要培育一些重點新興産業。中國研究戰略性新興産業,在其內涵上主要考慮有以下幾個特點: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産業。根據這些內涵,同時結合國情,我國確定的戰略性新興産業七大領域,包括節能環保、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

  為促進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規劃》提出了財稅、投融資、技術創新、智慧財産權、人才、市場環境培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境改革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在加大財稅金融政策扶持方面,進一步強調了建立穩定的財政投入增長機制、設立專項資金、完善稅收政策、強化金融支援。

  在完善技術創新和人才政策方面,圍繞加大企業技術創新的投入力度、建立企業牽頭的工程化平臺和産業技術創新聯盟,加強智慧財産權體系建設,加快基礎通用、強制性、關鍵共性技術、重要産品標準研製的速度,健全標準體系,大力吸引海外優秀人才、建立企校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機制等方面開展工作。

  在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方面,既要進一步促進國內市場的消費結構升級,培育發展新業態,優化市場準入審批管理程式,又要充分利用國際市場的資金、技術、市場等資源,完善外商投資軟環境,鼓勵我國企業和研發機構以多種形式走出去,培育國際化品牌,參與高層次國際合作。

  在加快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方面,提出要深化民間投資準入改革,推進環保和資源稅費、價格改革、建立節能環保産品認證體系、標識管理制度和政府綠色採購制度,推進三網融合,加強生物安全管理,完善有關註冊、招標、監督管理機制,推進空域管理體制改革,支援智慧製造裝備首臺(套)研發創新和産業化,落實可再生能源發電配額制、收購制等。

  張曉強表示,要重視動員各方各面的力量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除了國家的資金投入外,要更加重視通過國家的財稅相關政策和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調動各方各面的積極性。在稅收方面要有一些激勵政策,針對戰略性新興産業知識密集、高端人才、研發費用比例比較高這些特點,要對於其流轉稅、所得稅、消費稅、營業稅抓緊制定具體的實施辦法,鼓勵大家在這方面有更多的投入。

  在金融方面,要通過強化金融服務支援,通過創投資金更好的引導,使得中小企業和其他企業在金融方面得到更大的支援。目前,有關部門和各級政府都在抓緊制訂並不斷出臺若干實施細則來促進戰略性新興産業的發展。

  金融手段注重向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傾斜

  民營企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國家將有什麼扶持政策?

  張曉強介紹,民營企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應該與國有企業完全一視同仁,給予同樣的支援。通過民營企業自身的努力和國家有關政策的扶持,已經有一些民營企業在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做的比較出色。國家發改委最近制定了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的實施意見,包括清理規範現有針對民營企業和民間資本的準入條件,戰略性新興産業扶持資金等公共資源對民營企業同等對待,保障民營企業參與戰略性新興産業相關政策制定,支援民營企業提升創新能力,扶持科技成果産業化和市場示範應用,鼓勵發展新型業態,引導民間資本設立創業投資和産業投資基金,支援民營企業充分利用新型金融工具融資,鼓勵民營企業開展國際合作等。

  對小微企業在戰略性新興産業領域的作用,張曉強表示,要注重在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中發揮小微企業的獨特積極作用。從國際規律以及中國的實踐來看,新産品的70%是中小企業創造的,從這個角度來講,戰略性新興産業一定不能忽視中小企業或者是小微企業。在金融方面,各種手段要注重向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傾斜。比如,創業投資資金要把小微企業放在重要的位置。

編輯:米廣強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