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聯合報》刊登臺灣作家平路的文章,平路在文章中説,臺灣是一個大悶鍋,心鎖在門裏面。文章大段評述了一位大陸留學生的觀點,並就這些觀點引發出自己的疑問。
文章説,最近,聽對岸文化界的朋友説到“你們臺灣,有點悶。”毋須外來的人開口,其實我們自己哪會不知道。臺灣諸多的社會議題懸而未決,政客口水一陣之後,臺灣是一個大悶鍋。深刻一層地看,悶的意思是,心鎖在門裏面!
平路説,一方面,可以説我們臺灣人情溫暖,隨處是支援體系。另一方面,我猜,這位陸生的質疑是,當年輕人都慣用“酷”與“讚”表達感情的同時,會不會用進廢退?思辯的能力正在悄悄退化!
平路還引用這位陸生的一段文字:“比起外界,臺灣同學更喜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朋友過生日,是很多人的頭等大事,他們會去拉路人拍VCR表達對自己朋友的祝福。通宵做很大的生日牌,一張一張的剪貼照片,提前好幾個禮拜策劃生日party。他們會很用心的經營自己的生活,對朋友掏心掏肺,讓人感覺真誠得沒有辦法拒絕。但是,他們很少去關心外界。”
平路説,我希望這位陸生的觀察失準,然而苦澀地是,她確實點出了某種現象。是什麼原因?讓臺灣的年輕人懶於關心外界?字裏行間,這位陸生其實對臺灣頗有期待。這位同學可惜著:“大陸年輕人至少渴望知道外面的世界,而世界明明向著臺灣的年輕人敞開,臺灣人卻自動別過臉去。”
文章説,看在這位陸生眼裏,我們入口網站的知識性也不夠高。這位陸生寫道:“當打開臺灣人常用的門戶網站雅虎奇摩時,你會發現,首頁的新聞只有可憐巴巴的一塊豆腐幹。大部分版面都是購物、美容和各種廣告。”
文章反問,究竟是什麼樣的環境因素?致使我們在知識的領域正急速退讓詮釋權!搜尋維基與Google等等,讓人驚心地是,愈來愈多的內容由對岸的網友所提供、所添補。理由是教育的被動與制式讓臺灣的年輕人不喜歡思考?對頭腦體操所帶來的樂趣缺少體驗?還是更關鍵地,媒體的集體墮落讓臺灣人集體弱智?大多數年輕人對 外面的世界欠缺知識、因而也欠缺深入理解的好奇心?
文章最後表示,一位陸生的感觸像面鏡子,折射出的角度,或可指出我們自己不願意看見的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