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動全球變革的可持續動力中,金融市場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上海論壇上,來自金融領域的人士也針對行業現狀,共同探討如何打造具有全球資源配置能力的金融市場。
長期以來,中國的金融體系裏多以如銀行信貸等的間接融資為主。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屠光紹指出,隨著整個金融體系的建設,尤其是以金融體系的完善來滿足整個經濟的發展方式和結構調整的需要,“金融體系必須要進一步完善,完善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要加快直接融資,要加快股票市場特別是加快債券市場的發展,在債券市場裏面,特別是公司債市場的發展。”。上海證券交易所總經理張育軍強調,在培育具有全球資源配置能力的金融市場過程中,需要大力發展公司債券市場。首先,發展債券市場,特別是公司債市場,可以更好地服務於中國經濟轉型和實體經濟的發展;其次可以防範國家的系統性、區域性、行業性的風險;再者,通過發展債市,特別是公司債券市場還能為豐富中國的金融産品,為居民提供豐富的金融投資工具。中國光大銀行副行長劉珺説:“從國際金融經驗來看,債券永遠是創新最為活躍,也是創新複雜程度最高的領域”。
我國債券市場通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重大成績。政府的債券餘額達到21萬億,和我們股票市場的規模差不多,股票市場25萬億,從顯赫個角度看,債券市場與股票市場是在同步發展的。21萬億當中,國家債券佔了7.3萬億,金融債7.2萬億,央行債三種票據加在一起6萬多億,而在這個基礎上公司債券發行僅有2700億。整個債券市場的規模佔GDP大約50%。我國發行的債券有80%是以國家信用為基礎的,20%是以社會信用為基礎的。
張育軍指出,大力發展債券市場,特別是公司債市場,能夠更好地服務於中國經濟轉型和實體經濟的發展。目前我國企業的融資模式需要轉型,通過發展債券市場特別是公司債券市場來防範國家的系統性、區域性、行業性的風險。債券市場可以為我國經濟在快速發展中提供一個企業財務的風險分擔、化解機制。
“中國金融體系還有幾個不太平衡的地方”屠光紹指出,“一個是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直接融資的比重還太低;再就是在直接融資裏面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也不平衡,因為相對來講債權融資發展不夠。”他進一步表示,要加快直接融資業務的發展,在直接融資裏面要加快債券融資發展,在債券裏面要加快企業債、公司債市場的發展。發展公司債市場要注意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發債主體應該是多元化的,二是企業發債的管理體制或者市場機制要進一步健全。在不同地方發行的債券要能夠在不同的市場之間流通,因為流通是金融市場最根本或者最核心的生命力所在。第三既然要發展社會信用為基礎的公司債、企業債,必須要建立一套適宜於社會信用的服務體系,包括信用評級體系。第四,債券市場的投資人也要有多元化的主體。(記者 韋夏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