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逐鹿”養老理財市場 專家建議穩健為上

2012-11-06 09:30     來源:上海證券報     編輯:王偉

  剛剛過去的重陽節,讓此前並不多見的養老概念理財産品火了一把。銀行、基金、保險……各類金融機構均已瞄準了這一“新興市場”,試圖從中分得一杯羹。

  養老理財産品火爆發行

  與前一陣部分節日概念理財産品的缺失不同,今年的重陽節前後,針對老年人或者借用養老概念發行的各類理財産品層出不窮。這些産品有些是專門針對老年客戶所設計,有些則是將養老資金長期投資的理念融入産品設計之中,試圖為投資者提供多元化的養老投資渠道。

  具體而言,除了保險公司推出的商業養老保險産品外,銀行方面亦不甘示弱。如上海銀行所推出的“重陽專屬理財産品”、光大銀行發行的“T計劃”2012重陽節理財産品等,均將目標瞄準了銀發群體。而日前“天弘安康養老基金”的募集,更是讓基金公司也加入到了這一陣營,使得養老理財産品頓時火爆起來。

  事實上,針對養老理財這一新興的市場,金融機構均鉚足了勁,想要從中分得一杯羹。作為其中的先行者,保險公司針對各類人群推出的養老産品可謂豐富多彩,其中又以萬能型和分紅型險種最為常見。在市場上,一直被譽為社會養老保險補充品的商業養老險,也頗受投資者的青睞。

  今年以來,銀行也開始發力這一領域,紛紛試水“養老投資”。根據普益財富的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包括上海銀行、招商銀行和華夏銀行在內的商業銀行,共發行了29款養老理財産品,資金大多投向債券和貨幣市場,以穩健為主。

  而就在10月末,國內首只公募養老理財基金“天弘安康養老基金”的募集,顯示出基金公司也開始將觸角伸向養老理財市場。

  同質化産品有待創新

  儘管産品層出不窮,但是業內人士卻似乎並不看好眼下一擁而上的養老理財産品。“從産品的設計角度看,這些養老理財産品並沒有太大新意,同質化特徵比較明顯,要吸引投資者仍需努力創新。”某大型商業銀行個人金融部人士向記者表示。

  該人士指出,從目前市場上推出的養老理財産品來看,這些品種幾乎仍是以概念取勝。從産品投向看,銀行發行的養老理財産品多數以債券和貨幣市場為主,與日常發行的其他貨幣債券類理財産品並無二致,收益率水準也相差無幾,而且有些養老理財産品的投資期限也較短,很多甚至是不足1年期的産品,與養老理財計劃的長期性相違背。因此,“這些産品只不過是用了一個養老的概念。”

  此外,也有業內人士指出,日前開始募集的“天弘安康養老基金”,雖然其投資債券等固定收益類金融工具所佔的比例不低於70%,但是最高上限達30%的股票投資,仍可能給年紀較大的投資者帶來一定的投資風險,“畢竟資本市場起伏波動較大,養老産品應以穩健為主,宜少涉及股票等資産。”

  養老理財穩健為宜

  “養老理財與普通理財不同,保本、安全是最關鍵的要素。無論投資風格多激進,在做這類投資時都應該趨於穩健。”交通銀行總行理財師李吉表示。在他看來,目前市場上可供投資者選擇的養老理財産品不少,且並不限于目前市場上打著“養老”概念的産品。“保險、銀行理財産品、基金和貴金屬定投都是可以選擇的投資工具。”

  李吉分析指出,在眾多的産品中,各類商業養老保險由於兼具保障功能和一定的豁免功能,除了可以給投資者提供未來的養老資金補充,還可以提供保障,因此仍是各類産品中的首選。“尤其是在未來稅延養老險推出後,由於採取‘稅基遞延’型模式,在領取時可以節省不少交稅金額,這類産品相信比較具有吸引力。”

  此外,針對不同人群,李吉也提出了不同建議。對於年齡較大的投資者,在做養老理財規劃的時候,應該重點關注投資的安全性。“不建議他們進行股票等風險較大的投資。可以投資一些中長期國債和存款,如果要投資基金,則建議做一些純債基金。銀行理財産品可以作為一部分資金的流動性管理工具成為資産配置的一部分。”

  對於年紀相對較輕的人群,李吉的建議則更為豐富:“如果感覺自身的保障不足,可以重點考慮投資一些側重保障的商業保險,能同時提供未來的養老金補充和現時的保障。其餘的部分,則和那些保障較為充分的投資者一樣,通過多樣化的資産組合來實現養老金規劃。”

  在這一資産配置建議中,李吉建議年輕人應該降低流動性需求,通過低風險、較高收益的長期投資組合來實現。“從目前看,投資期限較長的銀行理財産品、債券型基金或者債券投資比例較大的混合型基金,以及部分銀行提供的貴金屬定投計劃,都是不錯的選擇。”(記者 金蘋蘋)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