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衝美元風險功能仍在 黃金避險功能消失

2012-05-29 13:20     來源:經濟日報     編輯:范樂

  回顧自去年四季度以來的黃金走勢,避險工具的屬性似乎消失了,更多時候黃金與其他風險資産同漲同跌。

  對衝美元風險功能仍在

  格林期貨研究員劉志強表示,從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走勢看,黃金價格走勢更多受通脹預期的影響。

  從今年4月份情況看,美國股市在創出階段高點後出現回落,原油價格首次跌破100美元整數關口,而黃金與這些風險資産同樣遭到拋售,跌破1600美元整數關口。

  上周希臘可能退出歐元區的利空消息與疑慮促使避險資金追逐美元,大宗商品、非美貨幣等風險市場集體承壓,全線下行。黃金儘管作為避險工具,近期也披上風險的外衣追隨風險市場弱勢運作。

  但是,黃金與美元間的負相關關係卻仍舊很強,劉志強認為,美元實際利率與黃金的走勢表現為完美的反向變動。

  不過,對於黃金與美元的關係,中國國際經濟關係協會常務理事譚雅玲認為,要針對現狀去理解,不能照搬傳統。

  譚雅玲表示,目前黃金被美國的第3次量化寬鬆政策(QE3)預期深刻影響著。如果美國推出QE3,黃金價格就會上漲;而如果美國不推出QE3,那麼黃金價格就會下跌。

  自2008年以後,受美國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及全球經濟復蘇不確定性等因素影響,黃金等貴金屬價格一路走高。但自去年攀升至1920美元的高點後,便開始了震蕩下行。

  業內人士認為,短期金價正在尋求下部的支撐,整體上仍呈現高位整理。不過金價年內創新高目前仍可期,但過程將充滿波折。在美元主導的貨幣氾濫的背景下,能夠對衝貨幣貶值風險的黃金將延續中長期牛市。

  黃金宜長線投資

  “應該看到,黃金並非對所有風險事件都有避險功能。”中國工商銀行金融市場部副總經理沈士生説,黃金本身也是大宗商品,與原油、基本金屬等走勢存在聯動關係。隨著歐債危機的深化,市場更青睞美元,買入美元以避險,從而打壓了金價。

  沈士生認為,目前,黃金市場供需相對穩定,投資需求活躍。從全球經濟增長的前景看,中期而言經濟復蘇仍不明朗,這將在中長期對黃金構成支撐。

  在譚雅玲看來,目前市場充斥著越來越多的短期看法,缺乏長期戰略。“面對膨脹的黃金市場,市場需要理性和睿智。”

  “黃金應該作為一個長線投資的配置。”世界黃金協會大中華區投資部負責人陳偉賢説,相信黃金市場將持續健康發展。

  從投資需求的角度看,過去10年間,黃金投資需求在不斷提高。“今年一季度,黃金投資需求同比增長了13%,達到389噸。其中,有51噸來自於上市交易基金。”陳偉賢説,“在投資組合中,合理地配置黃金資産可以起到保值作用。”

  陳偉賢分析認為,在出現極端風險時,黃金錶現出負相關性,能夠減少虧損。“過去10年間,配置了黃金的投資組合取得了比較好的風險調整後收益。”

  上海期貨交易所副總經理霍瑞戎表示,當前,全球經濟仍然存在較多不確定因素,國內居民對黃金等貴金屬投資的意願踴躍,這些為我國貴金屬市場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

  從5月28日的數據看,上海黃金期貨價格上漲,主力12月合約以323.77元/克高開,以326.30元/克收盤,上漲5.97元。

  關注三方面需求

  “從黃金供應來看,已經相對穩定。不過,從黃金需求來看,要關注三個因素,分別是:亞洲區的黃金需求、央行購金以及黃金投資的需求。”陳偉賢説,中國和印度的黃金需求約佔總體需求的45%左右。今年一季度中國黃金需求同比增長10%,印度的黃金需求因為節日等因素有望在今年二季度復蘇。

  同時,有數據顯示,在今年一季度,各國央行購金已經佔到黃金總需求的8%左右。“央行已經從黃金的賣方變成了買方。”陳偉賢表示,黃金在金融系統中的作用也在日益加重,比如交易所可以將黃金作為抵押品。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