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希望銀行能詳細説明投資風險
本報昨日報道了工商銀行理財産品出現虧損狀況,理財産品資訊不對稱問題引發廣泛關注,不少讀者紛紛反映部分結構性理財産品説明如同“天書”,其在購買産品時看得暈頭轉向,結果還是弄不清楚。業內認為,銀行在推廣理財産品專業化設計的同時,也應注意理財産品説明的清晰化。
産品條款暗藏收益陷阱
目前,不少銀行都推出了收益率較高的結構性理財産品。然而,這類産品的複雜條款卻讓市民“一頭霧水”。
在人民中路的一家國有銀行,記者看到,不少老年市民在此諮詢理財産品的收益情況。一位理財經理在滔滔不絕地介紹:“只要達到我們設定的條件,産品收益肯定有保障。”
記者隨後問一位市民,他搖搖頭説:“我只聽懂了一半,這些條款太複雜我看不懂,但我只能夠相信銀行的品牌吧。希望他們不會欺騙我。”
記者看到,這份産品説明書顯示,該産品設定與三家上市公司的股價掛鉤。如果在産品設定的觀察期內相關上市公司的股價都沒有觸及銀行設定的下限,即“觸發條件”,投資者則可獲得潛在的最高年化10%收益。否則,收益就有可能受到影響。
然而,記者向上述市民了解,他並不清楚該款産品設定的“觸發條件”的真正含義,因此也無法理解該産品蘊含的投資收益風險,而只是單純知道其可以獲得的最高收益。因此投資者很可能會落入銀行理財産品中的“收益陷阱”。
銷售人員忽略風險提示
記者從部分銀行資深理財顧問方面了解到,目前國內理財市場處於“爆發性”增長階段。 在理財産品銷售過程中,理財經理往往忽略了給市民的風險提示,而單純向市民強調潛在收益,這樣會誤導市民選擇一些與自身資産、風險不匹配的産品,從而誘發投資風險。
一家港資銀行資深理財經理向記者表示,目前國內銀行掛鉤型等高風險産品的銷售對象中包含了60歲到80歲這個年齡段的長者。然而,在香港這類産品的銷售對象只限于20歲至60歲之間有固定收入的人群。對於60歲以上的退休人群,他們的風險承受能力與這類産品蘊含的風險程度是不匹配的。
星展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朱亞明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銷售理財産品不應該是短期獲利的行為, 這種銷售模式會對銀行與客戶都造成風險。只有高品質的産品才能留住客戶。”(作者: 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