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月末資金趨緊,央行仍未選擇降準注入流動性,而是祭出了單日逆回購的歷史“天量”。
2200億規模創紀錄 提前實現凈投放
21日,央行共開展了2200億元逆回購,其中,7天期逆回購1500億,14天期逆回購700億,創下了單日逆回購規模的歷史新高。
由於昨日有500億逆回購到期對衝,故週二單日凈投放資金量高達1700億元,約為下調一次存款準備金率釋放資金量的4成左右。
在降準預期屢次落空的背景下,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短期內市場對於降準出臺的預期。
逆回購放量本身已表明市場資金緊缺。東方匯理銀行固定收益部研究員高德信表示,央行此次巨量逆回購頗不尋常,意欲緩解短期流動性緊張,一定程度上將目前高漲的降準預期“延後”。
事實上,從7月份經濟數據公佈前後,到7月份外匯佔款再現負增長數據公佈後,在這些市場猜測的降準“時間窗口”前,央行均“按兵不動”,而是連續頻繁開展逆回購操作。
對此,市場分析認為,當前各地樓市呈現全面回暖,資産價格反彈風險增大,此時如果通過“降準”方式開閘放水,增加貨幣信貸供應量,將會加劇産能過剩、投資過熱和樓市火爆的風險,也容易強化市場的通脹預期。
多因素制約央行手腳 流動性微調力度加大
中信證券宏觀分析師傅雄廣告訴記者,7月房價上漲城市數擴大以及8月通脹小幅回升的預期,都制約著短期內貨幣政策的放鬆空間。
而仔細觀察8周來央行頻繁使用的逆回購,不難發現,央行流動性供應渠道和方式正在發生微妙變化。
一方面,逆回購利率已成為市場新的利率風向標。昨日7天逆回購中標利率超出市場預期,較此前維穩1月之久的逆回購利率突升5個基點,至3.40%,這也引導當天資金價格走高,繼續維持資金面的緊平衡。
昨日逆回購投放後,市場資金供給充足,但各期限回購利率不僅沒有應聲下跌,反而普漲。數據顯示,隔夜和7天回購利率分別上漲12.88個基點和12.17個基點,充分表明央行逆回購利率的指導作用趨強。
而另一方面,各期限逆回購交替使用,令資金投放更加精準。除了7天逆回購這一常規工具外,央行在上周又恢復14天逆回購,將投放資金鎖定到月底,向市場表達維穩月末資金面的意圖。
事實上,在此前公佈的央行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已將逆回購位列各類流動性工具之首。報告明確指出,下一階段,將“運用逆回購、正回購、央行票據、存款準備金率等各種流動性管理工具組合,靈活調節銀行體系流動性,引導市場利率平穩運作。”
但面對9月較少的公開市場到期量,“天量”逆回購並未完全打消市場對降準的預期。
興業銀行資金運營中心債券分析師郭草敏告訴記者,未來降準與否還需觀察,若週四逆回購繼續放量,兩次逆回購量若與一次降準釋放資金量相同,那逆回購到期後,未來降準的可能性依舊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