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行告別馬蔚華時代 田惠宇有望接任

2013-05-09 08:49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王偉

  馬蔚華卸任傳聞得到證實,5月8日,招商銀行正式對外宣佈,現任行長馬蔚華卸任總行黨委書記,由建設銀行零售業務總監兼北京市分行行長田惠宇接任,田惠宇有望在履行相應程式後出任招行行長一職。在馬蔚華執掌的近十五年間,招行完成內地、香港兩次上市,並通過收購永隆銀行等舉措走向國際化,獲得海內外普遍認可。實際上,多位投資者及分析人士對新任行長也充滿期待。不過,在短期內要取得突出成績也面臨一些困難。

  成功實現兩次上市

  雖然曾經是一名監管機構官員,但馬蔚華出色完成了銀行家的身份轉變,被業內認為是具有市場意識的改革家,為中國銀行業改革轉型樹立了標桿。在近十五年的招行行長任期上,他推動兩次轉型,完成內地和香港上市,實現了招行的網路化、資本市場化、管理國際化。

  1999年,時任人民銀行海南分行行長的馬蔚華來到招商銀行擔任行長。彼時,因開展離岸業務並受到亞洲金融危機影響,招行的不良率高達19.55%。馬蔚華上任後,將不良貸款佔比迅速下降到2001年12月31日的10.25%,並逐步建立現代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制度。馬蔚華還確立技術領先型銀行的優勢,以“一卡通”和“一網通”為産品驅動,在銀行同業中殺出了一條血路。隨著業績大幅增長,招行于2002年順利登陸A股市場,初步解決了資金髮展瓶頸問題。

  在銀行都追逐大客戶的時代,為了讓作為中小銀行的招行走出困境,馬蔚華確定以零售業務為戰略開始轉型。招行完成這次轉型後,零售業務佔比超過30%,中小企業業務佔比將近50%,中間業務收入佔比超過21%。

  二次轉型待續

  對於此次新老交替,市場普遍關注的就是二次轉型能否持續,這也是馬蔚華在任期內尚未完成的遺憾。

  儘管取得了不錯的業績,但面對日益嚴苛的資本約束和日益激烈的同業競爭,馬蔚華認識到,隨著風險文化深入人心,問題也在産生,即招行的風險偏好越來越低,定價能力越來越弱,甚至只注重風險不注重收益,並於2009年啟動了二次轉型,希望“低資本消耗下追求最高回報率”的理念能最終成為招行企業文化,三到五年取得成效。

  二次轉型對招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市場分析人士指出,近年來招行在風險容忍度上較為保守,使得定價能力被民生等後起之秀迅速趕超。在零售業務方面雖有先發優勢,但在金融脫媒的大背景下,低負債成本很難持續,必須依靠資産端的高定價來彌補。近兩年招行在銀行板塊中的估值溢價逐漸消失,未來能否加速二次轉型成為估值提升的關鍵。

  近段時間,長期以來被視為銀行股龍頭地位的招行股價表現不如民生銀行,反映了市場對其關注度的下降。在最近一段時間發佈的分析報告中,不少分析人士用“平淡”、“經營太穩健”表達了對招行經營業績的看法。

  在這其中,推動二次轉型並不容易。馬蔚華此前曾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追求發展規模、追求發展速度的觀念在行業是根深蒂固的”,二次轉型的思想觀念深入人心還有一個過程。需要在機制上進行相應的改革。為此,招行試點推動了支行功能改革,希望形成具有中國銀行業特色的條塊結合矩陣式管理。即把大型企業客戶逐步收回到分行和總行手中,將來支行只是作為客戶維護末梢和資訊末梢,迫使它們把主要精力放在零售客戶和小微企業身上。然而,招行在成長為今天這樣一個大銀行後,在推動業務轉型和機構改革方面,也難以一蹴而就。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尤其是高層人事變動的預期,對招行二次轉型的推動顯然具有影響。

  新任領導被寄予厚望

  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的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此次有望接任招行行長一職的田惠宇年富力強,並被評價為低調、能幹、有魄力,其從業經歷與招行零售銀行的地位相契合,因此市場普遍給予了較高期望。

  資料顯示,今年47歲的田惠宇擁有哥倫比亞大學MPA學位,相繼擔任中國信達資産管理公司信託投資公司副總裁、上海銀行副行長等職位。2006年12月再度回歸建行,擔任建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長、深圳市分行行長多個職位,並於2011年4月起出任中國建設銀行零售業務總監兼北京市分行行長。他在任期內,推進了建行北京分行機構設置和業務流程的改革,將一百多個支行撤併為30多個,魄力可見一斑。

  有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在馬蔚華時代,招行打下的基礎非常雄厚,一旦新領導上任,改革的動力可能會更強,有望再創輝煌。不過,在短期內要有突出的成績也面臨一些困難。首先,銀行業大的經營環境已經發生了變化。最新公佈的上市銀行一季報數據顯示,一季度利潤增速繼續下降。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銀行業也難以像過去那樣高歌猛進。其次,從銀行內部來説,新領導到任面臨著一系列人事調整和企業文化的再塑造,短期內可能會不可避免地形成內部損耗。再次,招行的二次轉型已經啟動,然而新任領導人的戰略規劃是否會出現調整,也存在不確定性,這些都可能會在短期內影響到銀行業績。  □本報記者 杜雅文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