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保險千億規模待開發 “餡大肉少”或難獲利

2012-09-04 09:27     來源:新華網     編輯:范樂

  按照政策許可的最大限度計算,可以納入大病保險範疇的資金基數有望達到1200億元,每年客戶二次開發有望帶來800億元保費收入。但本大利微,對利潤表上的貢獻程度有限。

  年增800億保費是“天花板”

  此前,讓市場眼亮的是大病保險資金來源直接從城鎮居民醫保基金、新農合基金中切割部分。

  但仔細讀下來,目前仍然是結余部分。即: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基金有結余的地區,利用結余籌集大病保險資金;結余不足或沒有結余的地區,財政出資。

  根據審計署最新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基金兩項分別累計結余824億元和413.57億元,合計為1237.57億元。

  衛生部門官員對記者表示,近年來衛生部要求控制基金結余,規定新農合統籌基金當年結余控制在15%以內,累計結余不超過當年統籌基金的25%,總體結余不會太高。

  政策鼓勵商業保險機構在承辦好大病保險業務的基礎上,提供多樣化的健康保險産品。據測算,2011 年我國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農合的籌資額分別為594億和2048億元,假設其中15%用於購買大病醫療則保費收入為396 億元,再考慮客戶二次開發1:1 的帶動效應,總保費收入可達800 億元左右,佔2011 年人身險總保費的8%。

  這應該是目前測算中最大的數值,在實際操作中無法實現。況且,各地財政貧富懸殊很大,參加基本醫保情況各有差異。

  社科院經濟所研究員朱恒鵬亦表示,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都是現收現付制,當年籌資應全部用於當年參保患者醫藥費用補償,結余部分僅僅是風險基金,比例很低。如2010年新農合基金使用率超過90%,而2011年由於財政增資時間晚于補償方案涉及,因此結余率有所上升至16.5%。

  根據審計署最新數據顯示,大部分結余都留存在縣一級,據統計2011年底基金結余中省本級、市本級和縣級結存分別為30.70億元、265.21億元和1067.87億元,分別佔2.25%、19.45%和78.30%。

  甘肅衛生廳廳長劉維忠表示,各地醫保基金結余和支出結構都有不同,未來將根據各市情況不同分別設計籌資標準。

  盈利空間十分有限

  記者在太倉調查時發現,大病保險的服務提供者保險公司只是微利。也就是説,大病保險對於保險公司來説最多只能做到“保本微利”。

  因為大病保險基金是全國人民養病的錢,對其監管極為嚴格。一方面,保險公司以保險合同形式承辦大病保險,承擔經營風險自負盈虧。另一方面,政府遵循收支平衡、保本微利的原則,控制商業保險機構盈利率,且相關資訊需向社會公開。因此,保險公司在大病保險方面的油水非常有限。

  要想掙大病保險的錢,需要過三道坎:入門不易。要在中國境內經營健康保險專項業務5年以上,完備的網路服務體系以及配備醫學專業背景的專職人員,這意味著很多外資和中小保險,以及新設立保險公司將暫時無緣;監測細膩。政府招標選定承辦大病保險的商業保險機構。招標主要包括具體補償比例、盈虧率、配備的承辦和管理力量等內容。合理控制商業保險機構盈利率,建立起以保障水準和參保(合)人滿意度為核心的考核辦法。

  另外,事後公開。儘管雙方合作期限原則不低於3年,但為有利於大病保險長期穩定運作,切實保障參保(合)人實際受益水準,可以在合同中對超額結余及政策性虧損建立相應動態調整機制。不過,由於政策也給予商業保險機構一定的責任和社會定位。即,商業保險機構要充分發揮醫療保險機制的作用,與衛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密切配合,加強對相關醫療服務和醫療費用的監控。這意味著商業保險機構未來發展前景十分寬廣。

  因此,大病利好保險板塊,屬於細水長流,長期效應需逐步顯現。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