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 關于我們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論壇 | 博客
官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關于論壇 | 最新播報 | 視頻·直播 | 重要發布 | 重要講話 | 人物訪談 | 嘉賓風採 | 論壇花絮 | 評論反應
中國臺灣網專稿 | 主題論壇 | 論壇城市 | 現場圖片 | 背景資料 | 關注海西 | 閩臺交流 | BBS | VIP | 第三屆 第二屆 第一屆
  海峽論壇官方網站 -- 最新播報·第四屆

海峽論壇“力挺”兩岸民眾福祉獲島內人士讚譽

時間:2012-06-17 17:13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廈門/臺北6月17日電  “面向基層、面向百姓、面向民生”的海峽論壇17日再次釋出積極信號“力挺”兩岸民眾福祉,得到臺灣不同階層人士的普遍肯定和讚譽。

    第四屆海峽論壇大會17日上午在廈門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會上就新形勢下擴大和深化兩岸民間交流提出四點意見。大陸各有關主管部門宣布了八個方面對臺惠民新舉措,涉及臺胞在大陸就業和大陸居民赴臺遊、便利臺胞來往大陸、進口臺灣大米以及促進兩岸教育、科技合作等。

    一直熱情關注海峽論壇的島內不同階層人士,在第一時間通過不同渠道獲悉了相關訊息,他們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對上述“利好訊息”予以積極評價。

    知名學者陳毓鈞表示,賈慶林主席的致辭體現了大陸方面“寄希望于臺灣人民”的一貫政策方向,反映了大陸方面對兩岸民間交流以及對臺灣民意的高度重視。特別是賈慶林主席提到,期待兩岸民間交流合作繼續成為融洽兩岸同胞感情的“連心橋”,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發動機”,這是非常正確的。

    陳毓鈞說,民間的力量決定著兩岸關係發展的未來,兩岸雙方及各界都應當以兩岸人民的利益、福祉為依歸,推動兩岸民間交流不斷發展。過去、現在和未來,兩岸民間交流對推動兩岸關係的發展都至關重要。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邵宗海教授認為,海峽論壇是兩岸各界廣泛參與、規模最大的兩岸交流活動,賈慶林主席的講話也深具內涵。

    他說,兩岸人民加強往來、增進了解,是兩岸關係不斷向好發展的基石。兩岸關係要不斷取得突破與進展,就必須從民意著手。近年來,大陸民眾來臺灣旅遊、就學的人數越來越多,對臺灣經濟多有助益,臺灣人民也心存感謝,並在相互接觸中對大陸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認識。同時,臺灣民眾赴大陸觀光、經商、求學的人數持續增加。兩岸人民往來日趨頻繁,彼此更加能夠接納對方,“久而久之,水到渠成,必能對持續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產生更大的積極作用。”

    長期以來,大陸的對臺惠民措施始終面向所有臺灣同胞尤其是基層民眾,超越臺灣內部的政治紛爭,也沒有地域上的區別對待。大陸方面考慮的,是讓更多的臺灣同胞不斷分享兩岸關係改善發展的成果,是讓更多的基層民眾在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

    對于本次論壇發布的多項對臺惠民新舉措,受訪者均表示歡迎,他們認為,這些惠民措施可以讓臺灣民眾在大陸有更好的生活、發展的機會和環境。能夠使已經去大陸或有意去大陸經商、求學、結婚、定居的臺灣民眾“更加安心,定會受到臺灣民意的歡迎與肯定”。

    陳毓鈞表示,島內就業市場空間狹小,臺灣青年就業問題近年來十分突出,而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的日益密切以及大陸的持續快速發展,為臺灣年輕人就業提供了很大空間。海峽論壇推出這方面的惠民措施,符合臺灣民眾的根本利益,對年輕人來說更是一個“好消息”。

    一直希望“登陸”發展的33歲臺灣音樂人張穆庭,得知上述惠民新政後十分高興。他說,這讓自己盼著早一天前往大陸工作。“這些舉措不但增加了我們去大陸工作的機會,擴大了選擇的空間,還能讓我們更多地享受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使我們在大陸工作、生活有更好的保障。”

    一直希望到高校任教的他還深有感觸地舉例說,臺灣教師崗位已近飽和,找不到工作的“流浪教師”不止存在于中小學,高校也是“一位難求”。

    “這次開放臺灣居民在大陸高校申請教師資格證,對我來說更是個具體的利好。或許,我在臺灣不能實現的教師夢,不久就可能在大陸成真了!”張穆庭說。(記者張勇 陳鍵興 李慧穎)


分享到:
編輯:陳寧

公告板 | 關于論壇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中國臺灣網專稿

更多>>評論反應

更多>>嘉賓風採

更多>>論壇直通車

景點 美食 住宿 日程 交通 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