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峽兩岸一家親 老少共圓中國夢
你好臺灣網廈門6月14日消息(記者 呂貝娜) 第六屆海峽論壇·海峽兩岸關愛下一代成長論壇14日在廈門開幕。經過五屆海峽兩岸關愛下一代成長論壇的積累和努力,本屆海峽論壇正式推出《海峽兩岸一家親老少共圓中國夢》攜手工程,將會更多的創造條件,惠及兩岸家庭和兩岸青少年。

海峽兩岸關愛下一代成長論壇現場(你好臺灣網 圖)

海峽兩岸關愛下一代成長論壇現場(你好臺灣網 圖)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顧秀蓮發表題為《順應形勢再接再厲,努力開辟兩岸關心下一代交流合作新局面》的講話。

關工委主任顧秀蓮在兩岸關愛下一代成長論壇開幕式上講話(你好臺灣網 圖)
顧秀蓮說,關愛下一代成長論壇是惠及兩岸社會、家庭和青少年的大舞臺,涉及渠道多、領域廣。兩岸關愛下一代事業是兩岸和平發展的長遠基業,是中華民族實現復興的千秋偉業,我們是在用真誠的心為兩岸家庭和青少年作好事,為民族、為社會、為子孫造福;兩岸關愛下一代合作的潛力在基層,臺灣17各縣市與大陸25個省市地區的社區、幼兒園、學校、家庭等基層代表始終是論壇的主要參與人,兩岸同宗、同文、同時代,一家人不說兩家話,越是基層話題越多;兩岸關愛下一代前行的活力在創新,第三屆海峽兩岸關愛論壇推出的閩臺古早味青少年文化交流視頻教育基地打造了一個形象化、多樣化、立體化、開放式的兩岸青少年交流平臺,很受大家喜愛;兩岸關愛下一代行穩致遠的根基在于共建,臺灣希望工程學會兩岸事務委員會主委林子濬介紹的兩岸創新校園科普交流項目由臺灣機構和大陸機構深度合作,捐贈給學校,合作前景也很大。

關工委主任顧秀蓮為兩岸家庭教育協作聯盟第一批成員單位授牌(你好臺灣網 圖)
顧秀蓮並就促進兩岸關愛下一代工作提出三點希望:首先,要以親情、鄉情、民族情為紐帶,努力建設兩岸一家親的精神家園。期待“海峽兩岸一家親,老少共圓中國夢”親情交流行動得到更多兩岸機構的支持和參與。其次,要以互惠、共贏、可持續為目標,打造一批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雙收獲的合作項目。希望“海峽兩岸一家親,老少共圓中國夢”10個合作項目的責任單位深耕合作,使每一個項目既符合兩岸社會的願望,有社會效益,又反映文化市場、合作夥伴的需求,有經濟效益。第三,要以歷史、文化、共命運為主線,共同續寫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新篇章。作為兩岸的社會、兩岸關愛下一代機構、老一輩,用兩岸共同的歷史、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命運,來影響教育兩岸青少年,綿延中華民族的認同,弘揚中華文化的理念,維護中華兒女共同的精神家園,才能匯聚出無比強大的力量。

廈門市關工委副主任毛振亞介紹海峽兩岸家庭教育協作聯盟(你好臺灣網 圖)

臺灣地區桃園縣政府家庭教育中心總幹事林蓮芳介紹兩岸家庭教育協作互動交流項目(你好臺灣網 圖)

奧林匹亞體育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吳經國宣讀兩岸家庭教育協作聯盟第一批成員單位名單(你好臺灣網 圖)
經過三年多的籌備,本屆論壇正式啟動“海峽兩岸家庭教育協作聯盟”。開幕式上,關工委主任顧秀蓮為“海峽兩岸家庭教育協作聯盟”第一批成員單位授牌。奧林匹克體育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吳經國宣布第一批成員單位名單,包括中國關工委公益文化中心、中國家庭文化研究會、臺北市家庭教育志願服務團、臺灣創價學會、臺北市關懷青少年協會、臺中市海峽兩岸交流協會、金馬臺澎兩岸交流協會、高雄市金門同鄉會、泉州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漳州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廈門市教育局、廈門市婦女聯合會、臺東縣家庭教育中心、臺東縣書畫教育學會、財團法人林坤池文教基金會、桃園市家庭教育中心、金門縣青少年暨兒童關懷協會、金門縣烈嶼慈幼協會、廈門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等兩岸19家機構。其中,臺灣地區12個。據了解,聯盟的章程正在討論制定之中。隨著這一聯盟的啟動運行,兩岸關愛下一代的基地建設和機制運行將成為深耕前行的基礎。

兩岸家庭教育協作聯盟第一批成員單位合影(你好臺灣網 圖)

兩岸家庭教育協作聯盟第一批成員單位合影(你好臺灣網 圖)
本次論壇由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臺灣省教育會、臺灣創價學會、臺灣企劃人協會、臺中市海峽兩岸交流協會、中華中興精英發展協會、財團法人奧林匹亞體育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開幕式後,兩岸聯辦單位就《海峽兩岸一家親老少共圓中國夢》舉行交流項目座談會,進行項目對接合作。其中有,廈門市關工委副主任毛振亞介紹海峽兩岸家庭教育協作聯盟和2014年暑期邀請臺灣家庭來廈參加親子教育活動項目,臺灣地區桃園縣政府家庭教育中心總幹事林蓮芳介紹兩岸家庭教育協作互動交流項目,臺灣創價學會教育委員會企劃長盧怡孝介紹“中華大家園”兩岸青少年文化交流營項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