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face=楷體_GB2312 color=#0033ff> 4月底5月初,應臺南市文化中心的邀請,中華文化聯誼會和福建省共同組派大型文化藝術團赴臺交流,參加鄭成功文化節。他們深入中南部縣市交流演出,一路走來,收穫了臺灣民眾的讚賞和熱情,聽到了島內文化藝術界對兩岸加強交流合作的呼聲和期待——在交流中找尋相同的印記 </FONT>
<P align=center><IMG src="./W020090507395343960205.jpg" OLDSRC="W020090507395343960205.jpg" /></P>
<P align=center><BR> <FONT face=楷體_GB2312> 4月29日,“2009鄭成功文化節”開幕儀式上,泉州南音樂團的精彩表演。</FONT></P>
<P> <STRONG> 有關鄭成功的傳説</STRONG></P>
<P> “一年一度的鄭成功文化節早已成為臺灣的文化盛事。想要了解臺灣文化,一定不能錯過。”臺南市古跡解説員盧芳蕙告訴記者。</P>
<P> 4月29日上午,延平郡王祠舉行了盛大的祭典。來自兩岸各地的鄭氏宗親會等團體、民眾一起,向鄭成功像進香、獻花,並點燈祈福。</P>
<P> 祭典結束,人群並沒有散去。有寫祈福牌的,也有流連于各式小吃攤的,其中鄭成功故鄉福建南安的民俗食品安平煎似乎最受歡迎,攤位前排起了長隊。</P>
<P> 看著熱情的民眾,導遊張榮祥對記者説:“很像廟會吧,每年的鄭成功文化節都是臺南最熱鬧的日子,到這兒來走走,就能感受到鄭成功在臺灣民眾心目中的位置。”</P>
<P> 的確如此。在臺灣,鄭成功被尊稱為“開臺聖王”,與他有關的傳説很多很多……</P>
<P> 位於臺北的劍潭,得名皆因鄭成功。相傳西元1660年,鄭成功及其所屬軍隊行經此河段時,遇到神怪造成的大風浪,為伏怪,鄭成功將身邊寶劍拋至河中,遂降服神怪,劍潭因此得名。鶯歌,位於臺北縣,因一形似鷹的鷹歌石(也稱鶯歌石)而得名。相傳鶯歌石過去常吐霧食人,後來鄭成功領軍經過此地也被瘴氣所阻,於是開巨炮打斷鶯歌頸,瘴氣從此消散。</P>
<P> 臺南市更是如此。348年前的4月30日,鄭成功由臺南鹿耳門登陸,驅荷復臺,臺灣歷史翻開新的一頁。作為鄭成功首先登陸的地方,以“鄭成功”命名的學校、街道、公司和店舖,處處可見。保護完好的赤嵌樓、延平郡王祠、安平古堡等古跡,也向後人講述著這位民族英雄的豐功偉績。</P>
<P> 晚間,“2009鄭成功文化節”開幕式在延平郡王祠舉行。來自大陸的廈門歌仔戲團、泉州南音樂團、漳州木偶劇團、福建省雜技團等藝術團體一亮相,立即掌聲如潮。</P>
<P> 臺南市市長許添財在當晚的開幕式上表示,鄭成功文化節不僅是臺灣盛大的文化事情,也為兩岸文化交流提供了一個重要平臺。</P>
<P> 大陸藝術團團長、中華文化聯誼會會長助理汪志剛介紹,此次來臺參加“鄭成功文化節”的共有168人,是福建省首次組織大型文化團組赴臺南交流演出。4個福建藝術團,除參加開幕式演出、在臺南市立文化中心演出大戲外,還在臺南市廟會、社區面向普通民眾公開演出摺子戲,更深入屏東縣、彰化縣、高雄縣和高雄市等地演出。</P>
<P> 延平郡王祠的一日,讓很多人看到了這樣的情景:居住在海峽兩岸,卻有一位共同敬仰的民族英雄和祖先。廈門的歌仔戲,土生土長的臺南老阿伯一聽就懂;兩岸的舞蹈、音樂、戲曲、雜技,雖有不同風貌,卻能彼此接受和讚賞。</P>
<P> <STRONG>中臺禪寺的交流</STRONG></P>
<P> 4月30日,南投縣中臺禪寺。</P>
<P> 參加完“鄭成功文化節”開幕式,藝術交流團的部分成員前往南投縣,借中臺禪寺寶地,與臺灣藝術界人士交流。</P>
<P> 座談會上,中臺禪寺開山方丈惟覺長老首先談到了兩岸的宗教文化交流。</P>
<P> “2006年中臺禪寺和杭州靈隱寺結為‘同源禪寺’,今年10月3日,中臺山博物館開幕,將邀請浙江博物館聯展,包括雷峰塔出土文物等百件珍貴文物將來臺。兩岸宗教文化交流沒有障礙,因為兩岸尊的是同一位佛祖。祈求兩岸和平,不看僧面看佛面嘛!”老和尚的一席話引得在場人士會心微笑。</P>
<P> 席間,來自臺灣的文藝界人士也講述了對兩岸加強交流的期待。</P>
<P> 寧可,南投縣美術學會常務理事,近80歲的老者,聲如洪鐘。</P>
<P> “1949年我從上海來到臺灣,一晃已經60年。我經歷了兩岸從隔絕走向開放交流。今天,夙願一一實現,我現在每年都會到大陸探親、交流,回家的路越走越近了。”</P>
<P> “兩岸文化交流前景廣闊。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臺灣文化創意産業很有特色,兩岸文化藝術界的交流一定會碰撞出新的火花。”陶瓷藝術家林清河對未來充滿了期待。</P>
<P> 汪志剛對此也頗有感觸。他説:“上世紀80年代初,我還在大學唸書。兩岸當時沒有開放交流,但臺灣的校園民謠和鄧麗君的歌曲卻已經在大陸年輕人中風靡。兩岸的藝術交流是阻隔不了的。”</P>
<P> 當晚,惟覺長老在中臺禪寺以代表佛教最高禮節的素宴款待大陸來賓。他指著餐桌間的杜鵑花與百合花説:“臺灣海峽已不再隔山隔水,而是有了一條通行無礙的走廊,希望我們共同努力,讓這條走廊開滿美麗的花、結出豐碩的果。”</P>
<P> <STRONG>龍山寺裏聽南音</STRONG></P>
<P> 5月2日,鹿港小鎮。</P>
<P> 臺灣有句諺語:“一府二鹿三艋舺”,指的是清朝臺灣三大城市之盛況。府和艋舺分別指的是臺南府和臺北萬華,鹿指的就是臺中的商港重鎮鹿港。</P>
<P> “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爹娘?我家就住在媽祖廟的後面,賣著香火的那家小雜貨店……”20年前,臺灣歌手羅大佑的一首《鹿港小鎮》風靡大陸,從此,這座位於臺灣中部西海岸的古鎮,成為想要體驗臺灣文化的大陸民眾的必到之處。</P>
<P> “文化交流是雙向的,把大陸文化藝術帶給臺灣民眾,大陸同行也要多了解臺灣的文化和風俗。”中華文化聯誼會副秘書長蕭夏勇説。</P>
<P> “想要找尋歷史,鹿港的龍山寺不能錯過。”當地導遊鄭武郎介紹説。</P>
<P> 建於1786年的龍山寺,北宋宮殿式建築,臺灣一級古跡,寺中所鋪的石板都是早期先民從大陸帶來的壓艙石。寺內一角,有一類似焚燒爐的雙層小塔建築,鄭武郎介紹説,這並不是焚燒紙錢的金爐,而是“敬字亭”。“先民尊孔重道,為了表達對文學的敬重,凡是寫過字的紙、木板都不許破壞,廢棄時只能送來這裡焚燒。哪怕是現在,如果被老一輩人看到拿報紙包食物,還是逃不了一頓臭罵的。”</P>
<P> 龍山寺裏還可聽到南音。記者與藝術團一行來到龍山寺時,正好趕上龍山寺南音聚英社在上課。三張方桌圍坐著17個手持各式樂器的學生,學生中有男女孩童,也有頭髮花白的老人。在這裡學習是免費的,連樂器都是免費提供。</P>
<P> “南音是一種流行于閩南地區歷史悠久的民間音樂,臺灣的南音是從泉州傳過來的,兩岸一直有很多交流。在臺灣,南音社團有不少,因為很多人的祖籍都在福建泉州一帶。”聚英社社長許耀升告訴記者。聚英社已有近200年曆史,整個鹿港有3家南音社。</P>
<P> 行走在鹿港的古街古巷,時時會有似曾相識的驚喜。興安宮外,86歲的阿嬤賣了60年的泰興梅餅,見到大陸同胞,拉著手一定要讓你免費品嘗。王家古宅為方便鄰居過客汲水,特意將自家的井門裏門外各留一半,這“半邊井”的故事,顯露敦親睦鄰的傳統美德,至今傳誦。鹿港辜氏老宅的古風樓,傳統的閩南建築風貌,古趣盎然。中山路旁的舊祖宮,是鹿港香火最旺的媽祖廟,供奉著施瑯將軍平臺時從湄洲請來的千年媽祖……</P>
<P> 蕭夏勇是福建人,對此別有一番感觸。他説:“到臺灣來,我們感覺最親切,食物、建築、風俗、文化、藝術都如出一轍,兩岸有太多相同的文化印記。這種文化印記會在人的血脈裏流淌,怎麼能割得斷呢?”■ 本報記者 李煒娜 王 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