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海峽青年論壇、海峽兩岸關愛下一代成長論壇等兩項海峽論壇的品牌活動在廈門舉行。這兩項青少年群體互動交流活動至今都已是第六屆。
在本屆海峽論壇上,還有一個青少年交流的新亮點,就是將于15日在廈門舉行的海峽兩岸青少年新媒體文創論壇。
海峽論壇舉辦的初衷就是要促進兩岸大交流,消除隔閡,加深了解,融洽感情,促進合作。海峽青年論壇、海峽兩岸關愛下一代成長論壇召開的意義也正于此,因為它有利于加強兩岸青少年相互認知、了解,增進互信,融合感情,共同體認。
少年強則民族強,少年興則民族興,促進兩岸青少年成長成才,不僅關係到中華民族的未來,也關係到兩岸關係的未來。青少年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未來和希望。因此,加強兩岸青少年的交流互動,理應成為海峽論壇基層互動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
作為海峽論壇重要活動之一的海峽兩岸關愛下一代成長論壇,在過去的5年先後舉辦了家教、學前教育、校園文化、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踐行社會責任等5個領域的主題論壇,成效顯著體現在:兩岸關愛下一代成長合作的理論研討由淺入深;兩岸關愛下一代成長的交流項目、合作平臺豐富多彩;兩岸互訪、親情往來日趨活躍;兩岸關愛下一代的基地建設、機制運行日漸成熟。
國務院臺辦主任助理龍明彪表示,關愛下一代成長是兩岸同胞共同的重要話題,該論壇已發展成為兩岸基層民眾加強交流交往的重要平臺。
在當天的海峽兩岸關愛下一代成長論壇上,臺中市副市長蔡炳坤分享了臺中市從社區、學校、家庭等全方位關愛下一代成長的成功經驗,國際奧委會執行委員、奧林匹亞體育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吳經國宣布了兩岸家庭教育協作聯盟第一批成員名單。
據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公益文化中心主任李國強介紹,今後5年,海峽兩岸將以“海峽兩岸一家親、老少共圓中國夢”為主題,開展“中華大家園”青少年交流、兩岸家庭教育協作聯盟、兩岸攜手關愛特殊少年兒童、兩岸青少年傳統文化交流合作等10個項目的交流合作。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顧秀蓮稱,海峽兩岸關愛下一代成長的合作是兩岸和平發展的長遠基業,兩岸要共建共同的美好家園,讓鄉情、親情、民族情在兩岸下一代扎根。
來自臺灣嘉義縣大林鎮的10歲小朋友陳裕翔,跟著父親第一次登陸尋根謁祖,參加“2014閩臺同名村鎮續緣之旅”。與他同行的臺灣鄉親也紛紛表示,希望帶著下一代回來故鄉看一看,讓他多多了解祖先的歷史,以後有機會多回來。
正如陳裕翔小朋友一樣,還有許多青少年參與到海峽論壇的係列活動中。海峽論壇儼然就是兩岸青少年感情融合的大舞臺,以鄉情、親情、民族情為紐帶,讓青春跨越海峽握手,讓隔閡和誤解在交流中減少、化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