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莫測無可考 北京鬼市鬼在何處?

時間:2011-01-06 12:10   來源:北京青年報

  在老北京的鬼市買賣雙方都使用“行話”,暗中拉手、遞手要價還價,唯恐被同行知道價碼,把買賣給“攪黃”了。鬼市買賣雙方要價還價的行話是:“麼、按、搜、臊、歪、料、俏、笨、腳、勺”,用這十個字音分別表示一至十。

  探秘:何為“鬼市”

  ■“夜市”為何被稱為“鬼市”

  北京買賣舊物的所在,名為“小市”。“小”字的意思就是告訴人們只賣零碎用物。北京有三處較大的小市:德勝門的北小市、宣武門的西小市和崇文門外的東曉市。小市以時間來分,有“早市”(亦名曉市),通常在拂曉三四點鐘起,日出散市,冬日至遲不過上午九點鐘。有“晚市”,時間在下午三四點時起,黃昏散市。有“夜市”,則在掌燈後營業,至次日三更收市。東曉市夜半開市,天明即散。“夜市”以售賣估衣為主,其他貨物魚目混珠,既有來路不正,也有珍奇物品,更有假貨蒙人,所以人們又把夜市稱為“鬼市”。

現如今的東曉市

  ■東曉市源起何時現無可考

  東曉市源起何時現無可考,但東曉市在清代時已經形成是沒有疑問的。清乾隆年間久居北京的吳長元所著《宸垣識略》記載:“東曉市在半壁街南,隙地十余畝,每日寅卯二時,貨舊物者交易于此,惟估衣最多。”

  東曉市于清代時在崇文門外藥王廟逶西,半壁街南(藥王廟現在北京市第十一中學附近)。民國後,那里的空地陸續蓋起房屋,東曉市才逐漸東移。北京解放前東曉市已移至西臨紅橋、東大地,東至蔥店街,北至沙土山,西至唐洗泊街,南至法華寺一帶,方圓足有一平方公里范圍。如沒拆遷,此地還存在。胡同內兩旁是地攤,每個地攤佔地不過三五尺見長,攤與攤相連,每天開市顧客雲集,爭購物品。

  ■一買一賣中貨物幾經倒手

  東曉市上的攤販多是白天走街串巷收買舊貨的“打小鼓兒”的,買貨的人叫“跑曉市”的,大多是各行各業的行販。他們手提馬燈,在地攤前照來照去,搜尋著各自需要的舊什物,作為原材料或半成品,買回去加工制成商品出售。所以說,東曉市既是個舊貨銷售市場,又是各種行販搜購原材料或商品的貨源集散地。這就構成了“鬼市”的特點,到這里賣貨的人是賣完了再買,到這里買貨的人是為了再賣給別人。在這一買一賣中,貨物幾經倒手,資金在流動中增值。這就是“鬼市”從衍生到發展的強大生命力。

 

編輯:王曉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