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睛】“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武夷茶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唐代已栽制茶葉,宋代列為皇家貢品,元代在武夷山設立了“焙局”、“禦茶園”,專門採制貢茶,明末清初創制了烏龍茶。武夷山栽種的茶樹,品種繁多,其中大紅袍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武夷山滋潤了福建的茶文化,在當地居民的代代相傳下,使種茶、採茶、制茶、品茶成為了最具有中國韻味的生活方式。

武夷山天遊峰茶洞
武夷茶 仙賜“天物”
武夷茶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唐代已栽制茶葉,宋代列為皇家貢品,元代在武夷山設立了“焙局”、“禦茶園”,專門採制貢茶,明末清初創制了烏龍茶。武夷山栽種的茶樹,品種繁多,其中大紅袍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
相傳武夷山出產的茶原本不是人工種植的,而是由山里的仙人栽種而成。很久以前,武夷山中住著一位老者,常年以採藥治病為生。因為他心地善良,常為鄉民免費治病,而深得鄉民們的敬重。一年盛夏,村中突發瘟疫,眾多村民染病。老翁為醫治村民四下尋藥,終于在一處懸崖峭壁上發現幾株藥草,于是攀上採摘,不慎失足掉下懸崖昏死過去。突然一陣清風掠過,一位鶴發童顏的仙人飄然而下,將老者帶入一處山洞,洞中有一株仙樹,仙人將此仙樹贈與老者,並指點他採摘此樹上的葉子,帶回村中,將其搗碎讓村民服下。果然,全村的病人很快痊愈,人們感念仙恩,也為了讓後人知道武夷山茶樹的來歷,便在第一株茶樹生長的岩壁上刻下“茶洞”兩個大字。這也便是傳說中武夷茶的源地。

武夷大紅袍祭茶儀式
武夷茶祭 品“天物”之醇
茶對于武夷山來說是神賜予的“天物”,因此,每年清明節前、驚蟄之日,這里都會舉辦祭茶儀式,為春茶採摘祈福,感謝神靈。這是從唐、宋、元、明、清代代相傳下來,在元代達到鼎盛。傳統的形式是,每年採摘茶葉時,在武夷山修建的一座禦茶園內,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茶農來主持儀式,茶工、茶農、茶師和村民百姓都聚集到那里敲鑼打鼓,抬著山神、水果、牲畜等貢品前來貢茶,並在口中齊喊:“茶發芽!茶發芽!”。久而久之,便成為了武夷山的一種風俗。
下面,小編就為您奉上幾道武夷茶,讓我們品一品“天物”之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