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雲湖風景秀美
廣州最大的人工湖——耗資8400萬元的白雲湖將于國慶節開門迎客。該湖將建成一個集水生態、水安全、水景觀、水文化于一體,具有嶺南風格的綜合性水利工程。不過,記者昨日走訪發現,園區很多服務設施尚未配套完善。白雲湖水利工程管理處主任趙登禮更直言:“園區不具備接待遊客的條件,遊客們還是不要抱太大期望。”
東湖先行開放 西湖仍在拆遷
據了解,目前,白雲湖每天的補水量達50萬立方米,非汛期還將達到80萬立方米。整個湖區的北面為華南快線三期,東湖和西湖的濕地連接處被石井大道分割,上方是京廣鐵路線。白雲湖水利工程管理處主任趙登禮告訴記者,目前湖區的開挖工程已基本完成,但由于西湖湖區目前有一個村的拆遷工作還沒有結束,所以“十一”期間西湖不能開放,只免費開放東湖。
四季風景各異
記者沿著湖區的綠道一路走訪發現,許多樹木歪倒在路邊還沒有種上。“目前正在加緊進行綠化升級改造工程。”趙登禮表示。據介紹,建成後的白雲湖外圍將種植10∼20米寬的林帶,用于隔絕周邊公路的噪音和粉塵;湖區北部將種植約10公頃的花田,形成繁花似錦的自然生態景觀,為濕地動物創造棲息環境。花田將分春花區、夏花區、棕櫚區、鄉土植物區、果樹區、水生植物區和防護林帶等,不同的季節也會種上不同的花卉,讓遊客不出城便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綠色風光。此外,白雲湖園林建築均採用嶺南風格,充分體現嶺南園林文化、建築文化、戲曲文化、騎樓商業文化等特點。湖區內的綠化灌溉和照明也引入低碳節能理念,採用水凈化、水循環等手段,利用湖水澆灌園林植物,園路照明則將使用風光互補節能園燈。
洗手間都是擺設
市民遊玩,吃喝拉撒問題一定要安排妥當,但記者發現,就目前園區的進展情況看,都不能予以滿足。記者看到,在園區的綠道邊,每隔一段距離都有一座外形別致的洗手間,但所有的門都被標志物封閉起來禁止使用。據了解,園區內所有洗手間的排水係統都沒有修好,現在的洗手間還只是“擺設”。而園區內的便民驛站也沒有最終修繕完畢。
沒有公交地鐵直達
而交通配套也亟待完善,目前沒有公交地鐵線路直接到達,要轉乘幾次才能到達。記者昨日體驗了一下,要先乘公交車前往石井鎮,雖然從石井鎮再到白雲湖十幾分鐘車程,不過沒有公交車到達,而且打的也比較困難,所以最後只能打8元“摩的”到湖邊。另外,園區周邊有很多村子,和園區幾乎沒有明顯的分割。趙登禮表示,現在整個白雲湖園區被6個村包圍起來,今後園區建設完成後會對周圍的村子進行大面積的整治,為市民創造一個良好的遊園氛圍。
“園區不具備接待條件”
趙登禮表示,現在園區的建設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園區的服務設施也都計劃在國慶節後完成,如果國慶節遊園人數過多,他們會考慮在驛站邊建臨時的售賣點來解決市民的飲水問題。“現在來看,園區完全不具備接待遊客的條件,遊客們還是不要抱太大期望。園區內的驛站、綠道、便民服務點都還在修建和改造之中,也希望市民能夠多多理解。我們現在只能盡力協調各部門交叉作業,爭取在國慶節前完成基本的開放條件。”趙登禮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