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官窯“壺王”疑贗品 館方:將正常展出

時間:2011-08-23 09:34   來源:京華時報

  8月21日拍攝的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長沙窯人物貼塑大執壺”(左)和“磁州窯白地黑花鼓”(拼圖)。 新華社發

  一名小女孩在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參觀“長沙窯大執壺”(8月20日攝)。新華社發

  近日,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楊靜榮,公開質疑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藏的“長沙窯人物貼塑大執壺”和“磁州窯白地黑花鼓”等文物為贗品。記者調查發現,館方提供的文物鑒定書缺少一名專家簽字。面對質疑,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稱,將報請上級文物主觀部門對“長沙窯人物貼塑大執壺”等一起徵集的文物進行再次鑒定。

  故宮研究員

  質疑“壺王”花鼓係贗品

  在多次參觀南宋官窯博物館後,楊靜榮對展品的真假提出質疑。楊靜榮認為,雖然長沙窯人物貼塑大執壺是官窯博物館里引以為豪的“壺王”,但其實是件90年代後期的倣品。

  他的理由有二,其一,窯址里沒出土過類似的器物。第二,從實用功能來講,這麼大尺寸的壺應當是在古代的時候裝酒或者裝水用,如果裝水和裝滿酒以後,提起來的話,壺把肯定承受不了這個重量。此外,楊靜榮還指出館藏的磁州窯白地黑花鼓為贗品。

  據楊靜榮稱,對于南宋官窯博物館展品的問題,並不是他一個專家這麼認為,很多專家礙于情面不願意揭露。記者聯係了一位鑒定界業內的專家,這位專家肯定了楊靜榮的看法,也明確指出了壺王的可疑之處。

  在楊靜榮和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專家看來,目前在南宋官窯博物館里展出的“壺王”在造型和釉面上均存在較大疑問,而白地黑花鼓則明顯畫工粗糙,與南宋風格不符。

  官窯博物館

  有專家簽名文物鑒定書

  據南宋官窯博物館的現任館長鄧禾穎介紹,這批文物一共六百余件,均徵集自安徽淮北,徵集時間為2005年。當時為完成鑒定工作,他們請了國內頂級的專家一件件上手鑒定,而且鑒定書都有專家親筆簽名。

  鄧館長介紹說,當時南宋官窯博物館一共邀請了4位專家。這4位專家分別是南京博物院研究員張浦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朱伯謙、故宮博物院研究員馮小琦、揚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朱戢。4人中張浦生、朱伯謙為學界前輩,2005年時馮小琦為故宮副研究員,朱戢則沒有學術職稱。4位專家對每一件藏品都一一上手鑒定。按照規定,每件藏品必須得到四位專家的一致肯定才能得以徵集,每位專家都有一票否決權。

  博物館出具了專家鑒定書。記者注意到,遭到質疑的磁州窯白地黑花鼓和長沙窯大壺均一致通過了4位專家的鑒定,其中有專家建議館方將“長沙窯大壺”向國家文物部門推薦為一級文物。鑒定書的簽字日期是2007年3月,不是實際發生鑒定時間的2005年。

  對此,鄧館長解釋說,2007年完成鑒定書也只是為了讓鑒定過程更加完善而已。按時間推算,博物館2005年完成全部文物徵集工作時並沒有專家的鑒定報告書。

編輯:陳葉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