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4年新國家博物館下月開館 遊客可手機訂門票

時間:2011-02-18 08:22   來源:北京日報

  昨天,記者在國家博物館新館見到,博物館的內部裝修工程已基本完工。圖為氣勢恢弘的西大廳及觀眾入口。記者 饒強攝

  3月下旬,歷時4年改擴建的中國國家博物館將開館,49個大小不一的展廳將陸續布展,為觀眾展現中國悠久的文明歷史和世界各地的文化。屆時,常規展廳將免費開放,遊客通過手機就可預約門票。

  昨日,記者率先目睹了新國博風姿。

  最大展廳一萬平方米

  從天安門廣場上遠觀,這座閉門改造多年的博物館依然保持著1959年興建之初的模樣,只是原本琉璃瓦的檐口多了一道金屬邊,西門樓梯處增加了兩個360度的監測器。進入館內,老館、新館融為一體。“改擴建後的中國國家博物館建築面積由過去的6.5萬平方米增加到近20萬平方米,藏品達105萬件,成為與大英博物館、盧浮宮比肩的一流館舍,將成為展示五千年中華文明成果的最高殿堂。”國家博物館社會教育宣傳部主任黃琛說。

  改擴建後的新國博分為地上四層,地下兩層。重頭展覽將設在地下一層、面積達1萬余平方米的巨型展廳內。在這個名為古代中國的展覽中,觀眾將領略中華文明五千年歷史長河的璀璨成就,各個時期代表文物都將在這個展廳內亮相。

  其余展廳則主要分布在地上1至3層內,這個區域僅展廳面積達1000平方米的就有24個。從3月下旬開始,為舉辦國際展覽而開設的亞洲廳、非洲廳、歐洲廳、美洲廳等將陸續開放。“預計到今年七八月份,約三分之二的展廳將對外開放。”作為重新開放後的首個外展,由國博與柏林國家博物館等德國三大博物館聯合舉辦的“啟蒙的藝術”展已進入布展階段。

  伴隨著改擴建工程,新國博的文物庫房也升級增容,可容納120余萬件文物安全存放。未來,從四羊銅尊到長徵三號運載火箭發射臺,古代文明與現代科技的代表之作共計105萬余件,都將安身于此。

  330米藝術走廊擺放展品

  新國博有條南北走向的大走廊,長達330米。除了古色古香的國博內裝飾外,在這條走廊還可飽覽部分大型展品。“目前走廊特意空了一些間隔,將來這些空間將擺放一些大型的展品。”

  同時,新國博各層都設立了電梯、扶梯、無障礙設施等,方便各類觀眾通達。“新館4層專門開辟了餐飲區,不僅提供散客餐,還有專門的包間,供團體客人使用。”黃琛說,在4層的外平臺,博物館還將設立百余個座椅,方便觀眾隨時休息。另外,在新國博一層,6處各有側重的紀念品商店也將陸續開張。

  部分區域將夜間開放

  新國博還將推出新逛法,除了傳統的講解員、語音導覽器等,觀眾憑借手機可以遍覽博物館。“伴隨著新館開通,我們的手機網站和手機客戶端都將啟用。”工作人員說,通過客戶端,觀眾不僅可以實現網上訂票,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獲取量身定制的導覽路線。

  “我們還在館內建立了攝影棚等,會隨時推出視頻、音頻的資料上傳到國博官網和手機客戶端,讓不能親自遊覽的人也能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黃琛說,國博今後夜間也將開放部分區域,主要是可以展示非遺項目的劇場、舉辦國博講壇的影廳等。“屆時將通過玻璃幕牆分隔開這個開放區域和展陳區,保證文物安全。”

編輯:王曉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