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旅遊衝突果真是因為“遲到”嗎?

時間:2011-02-17 13:35   來源:人民網

  據報道,因為3名內地遊客涉嫌打傷了1名澳門導遊,14日晚,在澳門某娛樂場,近百名當地導遊包圍一輛旅遊大巴,要求“嚴懲兇手”。經警方出面協調後,導遊才陸續散去。

  遊客毆打導遊事件的導火索是什麼?有一種說法是導遊遲到不舉團牌,而據澳門專業導遊協會會長胡惠芳介紹,真正原因並不是導遊遲到,而是旅遊團早到了20分鐘,導遊是按照既定時間去接的團。(據《重慶晚報》)

  遲到在整個事件中似乎成了一個關鍵詞。由遲到到理論、到衝突毆打、再到包圍大巴,一個看似不大的問題,就這樣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最後對遊客、導遊都造成傷害,甚至對整個旅遊行業也會造成影響。

  此次衝突,看似因為遲到,但根子卻並不在遲到。如果彼此多些冷靜克制,衝突就不會如此激烈。換個角度考慮,在組團旅遊現實中,假如導遊不守時,遊客就能對導遊惡語相加甚至動粗,那麼導遊是不是也能對許多不守時上車遊覽下一個景點的遊客進行辱罵呢?顯然不行,事實上導遊更多的也是保持了理解寬容態度和克制行為。

  在旅遊活動中,由于各種原因,不盡如人意的事情會時常發生,大家不妨以理解寬容和克制去對待。比如,飛機晚點了,最好是耐心等等,以保證更加安全的飛行;汽車不能準點到達,也別太計較,或許是遇上交通擁堵,路況變化;節假日景點人山人海,抱怨無益,倒不如換個想法,看個熱鬧;對不文明的遊客,批評時不妨留點情,別罵得一無是處,更多想想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不文明行為……相反,動不動就出口傷人,使蠻勁,耍蠻橫,甚至大打出手,不僅有損自身形象,激化矛盾,長此以往還會造成行業各方面關係緊張,最後大家都難享輕松旅遊!當然,我們也積極提倡合法理性捍衛我們的尊嚴和權益。

  旅遊的功能不僅也不應只是體現在促進經濟交流發展方面,還能夠也應該促進各個地方不同職業的人們多些交流了解。假如大家多幾分熱情和相互理解,相信我們的旅途會變得更快樂!(蕭文)

編輯:王曉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