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興起創業熱

2015-09-06 10:0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9月5日電 (陳溯)“畫漫畫能讓更多人認識我,我希望像幾米那樣創造自己的品牌。”為了忠於自己的愛好,今年32歲的吳建輝于五年前放棄程式員的工作,走上創業之路。

  吳建輝只是中國近年涌現的創業大軍中的一員。在位於北京中關村創業大街的車庫咖啡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吳建輝説,他已經在“孵化器”平臺上交換了上萬張名片。

  自2013年3月開始,北京中關村海淀圖書城轉變成創新創業孵化街區,隨後車庫咖啡、3W咖啡、飛馬旅、36氪等孵化器相繼進駐。官方數據顯示,僅近一年來,中關村街區孵化創業企業就超過600家,吸引創業者接近9萬人次。

  今年5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突然到訪,令中關村創業大街迅速火了起來。

  9月初的一天,上午10時,當中新社記者走進車庫咖啡時發現,這間約兩百平方米的咖啡館早已難覓空位。

  在吳建輝交換的上萬張名片中,包括了300多張投資人的名片。“我常來‘車庫’尋找投資人,想把品牌做大做強。”吳建輝同時無奈地表示,被投資人拒絕也已是“家常便飯”。

  “車庫咖啡”媒介負責人葛世軒告訴記者,“車庫咖啡”每週會舉辦有投資人參加的沙龍,創業者可以在這裡找到融資資源,“孵化器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為創業者和投資者搭建交流的平臺。”

  為了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除了鼓勵孵化器發展,政府已出臺了不少優惠扶持政策。比如,今年4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考察中國工商銀行時提出,可以對國有商業銀行專門負責小微企業信貸的部門給予適當的優惠金融政策。就在本月初,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建設總規模為600億元人民幣的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

  據3W孵化器運營負責人蔣舒全介紹,得益於創業園區的有利政策,在中關村創業有不少便利之處,“在中關村的孵化器中,即使是一個小小的工位也可以成立一個公司,這是在其他地方做不到的。此外,還有‘三證聯辦’等一系列便利化的措施。”

  今年6月,《國務院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從30個方面明確了96條政策措施,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涉及創新體制機制、優化財稅政策、搞活金融市場、擴大創業投資、發展創業服務等9個大領域。

  受經濟下行的影響,中國的就業也受到一定波及。企業提供的崗位變少了,一些在崗的人收入也有所下滑。這也讓更多民眾將目光投向了自主創業。

  根據北京統計資訊網近期公佈的數據,通過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24所在京高校生的調查,近八成大學生對創業感興趣。研究人士表示,“大眾創業”將有利於解決眼前經濟下行壓力可能帶來的就業縮減問題。

  自主開發戶外運動手機的創業者楊哲告訴記者,在創業的過去七年中,他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缺乏優秀人才。“中國人傳統的觀念還是求穩定,創業的想法只存在於少數人當中。”但楊哲也堅信,隨著全社會對創新創業觀念的轉變,會有更多高品質的人才與他同行。

  培養全社會的創新創業觀念始於學生教育。今年7月,由137所國內高校和50家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共同組成的“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在清華大學成立,吹響了加快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集結號”。各個高校組織的創新創業大賽和專題講座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學生,不少高校還建立起創業學院。(完)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