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中國創業創新土壤之變

2015-07-13 10:53:00    來源:新華網    

  創業創新釋放活力 孕育經濟發展新動力

  在河南洛陽,吳迪對自己“新型農民”的身份十分自豪。身為洛陽樂活自然園連鎖農場總經理,吳迪每天靠手機打理著500畝果園。

  “網際網路、高科技,這些創新因子的引入讓傳統的農業管理變得高效,也更加有秩序。”吳迪對記者説。

  在個體和企業自身迸發出創業創新熱情的同時,一些地方園區平臺也發揮著促進“雙創”的重要作用。在上海、深圳、杭州等創新創業氛圍活躍地區,一批各具特色旨在促進創業創新的眾創空間不斷涌現。科技部數據顯示,全國科技企業孵化器數量已超1600家,在孵企業8萬餘家,僅北京市各類孵化機構超過150家,入駐企業超過9000家。

  記者在重慶了解到,重慶曙光都市工業園是工信部命名的“國家級中小企業公共示範平臺”,是重慶“眾創空間”的最早實踐者。這個園區用9年時間,建成各具特色的7個中小企業産業園區,建築總面積達150多萬平方米,引進和扶持了1500多家中小企業前來集聚生産經營。截至目前,已安排了3.2萬多人就業;年創造産值近200億元,增加稅收15億元。

  種種跡象顯示,處於艱難轉型中的中國經濟正在通過創業創新孕育新的動力。

  目前,中國經濟發展下行壓力依然很大,今年也是轉方式調結構、改革攻堅克難的關鍵之年。顯然,過去靠出口拉動和投資驅動的發展已告一段落,下一段更加需要靠科技創新。

  “這並不是靠幾家大企業就能完成的,更多要靠發揮市場的作用來發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蘊含經濟發展新動力。”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所長宋立説。

  在打造經濟新引擎的同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對就業的帶動作用不可小視。當前,我國有13億多人口、9億多勞動力,每年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困難人員等數量較大,就業總量壓力較大,結構性矛盾凸顯。

  “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可以使有夢想、有意願、有能力的科技人員、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各類市場創業主體‘如魚得水’,實現創新支援創業、創業帶動就業的良性互動發展。”國家資訊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寧家駿認為。

  如今,張崗的“私人定制”烤全羊每月業務量增速超過30%,他所雇用的員工也從開始的幾個人增加到幾十人。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