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旺報》“兩岸徵文”欄目今日刊載文章《大陸人看臺灣 “中正紀念堂”前的集市》,作者曾親赴臺北“中山紀念堂”遊覽,紀念堂前的空地熱鬧非凡,有大大小小百來個展位在搞展銷。
文章摘錄如下:
從酒店輾轉坐捷運到了“中正紀念堂”站,出站就看到一座碩大無比的中式古典建築,仔細看了匾額,才知道是“大劇院”。
而面對中山南路上的“大中至正”牌樓,氣勢雄偉。紀念堂建築格式採天壇之頂、金字塔之體,主體部分為白色大理石墻,藍瓦金黃琉璃寶頂,整座建築氣象萬千。
“中正紀念堂”是臺北市最宏偉的紀念性建築之一。底座是四方的柱體,頂部的八角形屋頂鋪著藍色的琉璃瓦,據説是模倣北京天壇。
紀念堂週邊的水泥地面,有很多臺灣本土作家的名言鐫刻在地上,小雨過後,格外醒目。再往前走幾步,就看到“自由廣場”的牌坊了。以前無數次在電視上看到臺灣人的集會、抗議,還有當年小虎隊叱吒娛樂圈的萬人簽名大會都是在這裡舉辦,這個廣場的確很大。
當我朝“中正紀念堂”走去,在雨後的陽光下細看,發現紀念堂臺階兩側的石欄杆和臺階中間的浮雕甬道,居然是用水泥做的,只在上面噴了一層白漆而已,以至看上去像漢白玉。在內地,建造這樣檔次的建築物,必定是用真正的漢白玉。
紀念堂前的空地上熱鬧非凡,仔細一看,居然在搞一個熱愛地球的有機食品展銷會,大大小小有百來個展位在搞展銷。我忽然覺得很奇怪,這裡竟然可以辦商業活動。因為在中正紀念堂這麼有歷史意義的地方搞這些集市和展銷,真的破壞了這裡莊重肅穆的氣氛。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