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頻道10月20日電(記者 魏紅欣)在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中,中國相對其他國家市場穩定,臺灣地區也因而受惠,大陸地區採取的一系列惠臺措施,對臺灣地區人們心理上的影響非常大,這也使得臺灣得以順利渡過金融風暴。説起兩岸間的交流合作,年代電視臺執行副總經理嚴智徑顯得滔滔不絕。
此次前來上海參加首屆滬臺新聞界論壇,嚴智徑表示非常難得,“以往只是和大陸同行有些個別接觸,這次非常全面,滬臺兩地電視、廣播、報紙等相關新聞媒體共聚一堂,交流意見,能夠有這樣的接觸機會非常好。”
他認為,此次論壇議題非常廣泛,既涵蓋媒體經營中的一些問題,還有兩岸新聞交流合作的一些案例剖析,甚至包括臺灣一些新聞媒體的檢討。兩岸媒體如此全方位的接觸,其意義在於既反映出媒體的不同角度,又體現新聞“萬變不離其宗”的特點。臺灣和大陸新聞媒體有著不同的發展路徑,各自媒體管理政策存在體制上的差別,但新聞本身終將回歸一致。
從1990年來大陸採訪新聞,到今天已有近20年的時間。和大陸媒體打了這麼多年的交道,嚴智徑感受頗多。他表示,他最初來北京時看到大陸新聞採訪模式相對保守,但經歷近20年的發展後,大陸媒體發展速度驚人,不可同日而語,在部分新聞事件報道中,大陸媒體扮演的監督者角色的強度絲毫不亞於臺灣。這也為兩岸媒體之間進一步學習和成長提供了廣闊空間。
在嚴智徑看來,兩岸媒體間的關係在經歷了最初的互訪新聞後,發展到今天商談媒體交流已經很成熟了,雙方發展使得兩岸媒體間的溝通更自信。他透露,本月底,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將帶領臺灣幾家主要媒體負責主管前去北京。他還預計,未來三年內臺灣媒體市場將逐漸發生變化,電子書、數字化等新媒體領域,將獲得長足發展。
“兩岸關係經歷了60年的變遷與發展後,如今兩岸中國人的關係又慢慢沉澱回來了,無論是去年的汶川大地震,還是今年的臺灣“八、八水災”,兩岸中國人都相互關懷,社會各界人士充滿熱忱,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民族性’,它可以超越時空和其他一些條件的限制。中國的富強強大,必將令全世界華人受惠。”嚴智徑如是説。
[ 責任編輯:陽艷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