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汗如雨下的尼日利亞人拖著一名受傷同胞前往廣州警察局,向中國警方討説法。百餘名非洲人在其周圍大聲高呼,其中一些人手持棍棒,一些人砸打盆栽,還有一些人阻礙交通。在今年廣州一次嚴打外國人非法滯留行動中,一名尼日利亞男子在逃跑中從高樓窗戶墜落。
最近幾年,數萬計的非洲及阿拉伯商人聚居於廣州和浙江義烏等中國出口貿易基地,追求他們的“淘金夢”——蒐羅便宜的中國制商品,然後運回自己的國家,從差價中獲利,這種貿易形式至今方興未艾。不過,大量外國人——尤其是非洲人來到中國,也改變了廣州等城市的社會結構,成為一個令當地政府頭疼的問題。
這股不斷升溫的移民熱潮帶來了巨大經濟利益,但與此同時,不同文化的交融也伴隨著一些種族矛盾和社會焦慮,此外還出現了非法滯留者的犯罪問題。廣州社會科學院科研處處長彭澎説:“如何管理(非法滯留者)正在成為一個非常艱巨的問題。”
雖然上海、香港和北京等中國大城市也生活著一些非洲人,但還是以在廣州的人數最多。在廣州一個被稱作“小非洲”地區的大街小巷,到處是頗具非洲民族風情的店舖、飯館及商貿中心。
南非斯泰倫博什大學的中國問題專家馬迪恩 戴維斯稱:“雙方的確都存在一些種族偏見……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中非關係面臨的挑戰是文化接納的問題……這與資本或管理技巧等無關,而是與文化有關,最重要的是打破相互的偏見。”
中非貿易規模去年越過1000億美元大關,比前年增長了45%。一方面,這是因為中國對非洲能源和自然資源需求的增長,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非洲對中國廉價商品的喜愛。許多非洲商人稱,今年由於經濟低迷且匯率下跌,非洲需求大幅回落,導致貿易銳減,但中國的潛力仍吸引許多人前來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