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新社8日報道,中國今天紀念北京奧運會一週年。今天是中國首個“全民健身日”,多達3.4萬人聚在一起,進行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武術表演。
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在國家體育場“鳥巢”外發表講話説,將8月8日定為“全民健身日”,充分體現了政府對民生的熱切關懷。
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崔大林對本社記者説:“成功舉辦奧運會是中國社會和經濟發展的結果。沒有強大的國家,北京奧運會就不會成功。”
國家形象提升國民自信包容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8月8日報道,站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你會感覺奧運會像永遠沒有結束一樣。
中國對於北京成功舉辦奧運會的自豪感仍未減退。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説,他們到達北京後首先聽到的是《北京歡迎你》這首奧運歌曲,因為飛機一著陸,機艙裏就會響起這首歌。
奧運會以後,到北京參觀的遊客都對北京的新型交通網路和環境的改善大加稱讚。
據韓國《中央日報》網站8月8日報道,中國最近再次掀起了奧運會的熱潮。中國政府正在強調奧運精神。
一名大學生對記者説,屬於“90後”一代的她在去年奧運會期間參加了志願者活動。她説,“去年在現場觀看奧運會,強烈感受到了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像她的話一樣,在舉辦了以“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為口號的北京奧運會後,中國迅速地奠定了強國的地位。
據德新社8日報道,北京奧運主場館“鳥巢”8日開始面貌一新地迎接北京主辦奧運會一週年的慶典。
2001年贏得第29屆奧運會主辦權的時候,北京是一個急切需要提升的城市,中國是一個需要創造新國際形象的國家。據國家審計署説,政府隨後陸續撥款400億美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地鐵、公路和清潔城市空氣,另外撥款28.4億美元用於奧運場館建設。
除了奧運場館外,北京奧運會的一個持久影響是促進了中國與其他國家民眾間的理解與溝通。中國傳媒大學學生羅青(音)説:“奧運會是中外民眾親密接觸的機會。雙方都有些緊張,尤其是普通中國百姓。”
小羅認為,奧運會促進了中國人和中國政府的對外開放。她説:“現在,各行各業的人信心更足了,對他人更包容了。政府也在改變。”
奧運遺産豐厚惠及諸多領域
據法國《論壇報》8月7日報道,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舉行一年後,奧運會的神話依然在中國發揮著很大的作用。今年上半年到北京觀光旅遊的中國遊客人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1.4%,達到8400萬。這些遊客的開銷達1137億元人民幣,即每人平均消費1360元。遊客人數的增加和旅遊消費的增長令中國當局笑逐顏開,政府現打算把國內消費作為國民經濟主要支柱之一,與投資和出口一起拉動經濟增長。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8月8日報道,官員們説,得益於去年奧運會期間採取的措施,北京目前的空氣品質是10年來最好的。
在奧運會一年後,一些獨立專家一致認為,中國首都的空氣品質有所改善。但他們説,與世界上最乾淨的一些城市相比較,北京依然有一段路要走。
延續奧運精神中國任重道遠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8月7日發表文章,題目是“北京奧運會的綠色遺産”,摘要如下。
來北京快兩個星期了,從未清楚地看過北京的天空,也許是我運氣不好。在奧運會舉行一週年紀念前夕,我比較好奇的是它到底帶給北京或中國什麼持久的改變,而又有哪些事物“故態複萌”。
在硬體方面,為奧運會而開發建設的許多設施實實在在地矗立,毫無疑問地永久改變了北京的景觀,以及外國人心目中的中國形象。設計新穎、科技高端的“鳥巢”和“水立方”等建築,體現了一個進取的中國。
北京奧運會讓全體中國人深感驕傲,那種自豪感或多或少會隨著時間而淡化,而真正能夠為中國作出長久貢獻的,理應是一些觀念上的改變。重視北京奧運會的綠色遺産,再將之深化並擴大到中國的更多地方,北京奧運會象徵的進步精神才會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