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書店界“大哥大”——臺灣商務印書館
在臺灣擁有五十多家分店的大型連鎖書店——誠品書店
書店林立的臺北市重慶南路街道
臺北的書店也是一道來臺灣後不可錯失的好風景,因為那各式各樣的書店展示的不只是書,還有當下臺灣的人文品格,它們是外地旅人了解臺灣文化風貌的生動櫥窗。
臺灣書店業的發展從臺灣光復後開始,那時臺灣的讀書人除了到著名的重慶南路書街淘寶外,牯嶺街的舊書攤也被納入生活圈。上世紀八十年代,臺灣出版業日益蓬勃,購書群從原先的學生、文字工作者和研究學者擴大為普通大眾,重慶南路的書店商圈抓住商機,各店家紛紛改換店面、經營形態、書種以與時俱進。1989年,被譽為“文化萬象博覽空間”的誠品書店出現,它無論在軟硬體安排、空間設計與服務品質上都顛覆了舊有書店的概念,開啟了臺灣書店歷史的新紀元,成為當代臺灣時尚文化的一面旗幟。
有人認為,在臺灣會去開書店的人,基本上都算是浪漫的理想主義者,在競爭力超強的臺灣市場,任何一種成功的範例都會引起同業的覬覦,轉眼間,創意被吞噬,重復出現的同類型産品讓消費者倒盡胃口,而書籍的選題、裝幀等都是很容易被COPY的,想一直擁有獨創性站穩市場很難,書店比起其他行業確屬獲利偏低的商業項目。然而,還是有大批經營者願意固守辛苦建立的城堡,不畏潮流的淘汰,數十年如一日地維護他們獨特的品位。正是有了這些“比較不是那麼計較財務報表”的老闆們,在臺灣才有各種不一樣的書店好逛,比如歷史悠久的老牌書店、定位明確的特色書店、連鎖經營的品牌書店……它們提供了各具特色的書店內涵讓人們細細品味。
連鎖書店:若不在誠品,就在往誠品的路上
臺灣的連鎖書店發端于“新學友”。傳統的臺灣書店皆單獨開設,光線昏暗、空氣悶滯,幾架搖頭晃腦的電風扇嗡嗡作響,老闆或老闆娘高倨櫃檯之上,盯著顧客的一舉一動。1982年,“新學友”在仁愛圓環開出的分店讓人耳目一新,它配備了空調,播放音樂,店堂光線明亮並設有舒適的閱讀椅,樓上還有書香園提供咖啡,這種做法徹底改變了傳統的書店經營模式。接著“新學友”內部又進行了電腦整合,隨後開放加盟經銷,加盟店必須以電腦與總公司連線,統整出進貨與庫存狀況,由此奠定了連鎖書店的雛形。1983年,金石堂連鎖書店崛起,它在賣書的同時,也兼售文具、唱片、服裝、運動器材、漢堡炸雞等,朝“複合經營式”路線發展,使臺灣的連鎖書店模式更加成熟,而這種模式的翹楚當屬“誠品”。
誠品書店常説自己“不只是一家書店”。我在臺北居住時,只要去信義商圈,必定會到誠品信義旗艦店逛逛,那裏面除了書,還包含了人文、創意、藝術和生活的精神。而臺北的年輕人約會時也常會説:“誠品門口見!”它無疑已成為臺北的新地標。
第一次走進誠品,任誰都會感受到一種空間與服務品質的精緻感,你會忍不住瞧瞧自己是否衣冠不整,注意在行進時不要讓腳下的地板嘎吱作響,以免破壞了恬靜優雅的氛圍,干擾了其他的讀書人。從臺北仁愛路圓環的一家小小的美術與建築主題書店做起,如今全臺灣共有53間誠品分店、兩家兒童館、兩家文具館、五家音樂館,每年舉辦約500場的演講、演唱會、新書發表會、研討會以及 “誠品講堂”。每家誠品在書種選擇上各有特色,但對服務品質與設計品質的重視是一致的,都有咖啡吧和閱讀座位、貼心的飲水機、明亮潔凈的公廁和無障礙的人性尺度空間規劃,平面文宣、書籍擺設與櫥窗佈置均賞心悅目,它們以書香、咖啡香、原木香與美妙音樂將置身其中的讀者浸潤。以誠品為代表的臺灣優秀連鎖書店標榜的是一種與國際接軌的高品位生活狀態,它的時尚特質和文化含量吸引著大眾趨奔而去且樂此不疲。
特色書店:以理想與熱情擁抱現實
有些書店老闆在剛開店的時候,往往只是想實踐自己的夢想,他覺得自己有一些好東西,想要和更多的人分享,讓顧客進入自己建構的世界,隨意地擷取知識與夢想。“自然野趣”書店的吳老闆就是如此。從小熱愛自然的他過去常困頓于臺灣自然資訊的貧瘠,“如果有一個地方,匯集了許多與自然相關的書籍,是不是可以和更多熱愛自然或不小心誤闖入這塊樂園的朋友分享呢?”1991年,他毅然辭去原本穩定的工作,在公館商圈開辦了臺灣第一家自然商店“自然野趣文化書屋”,從釘書架、搬空心磚,到收集與自然相關的書籍、音樂及飾品,都是他自己親力親為。書店搬了三次家,店裏的收入始終都只能勉強保本,但吳老闆卻樂觀地説“只要能吃飯,就能維持下去。”他總是面帶笑容地和顧客討論上一次去關渡賞鳥的經歷,或津津樂道國際上一些環保的故事。性情中人容易打動人心,店裏因為他而聚集了很多關心自然、熱愛自然的人,他們也把自己的好東西帶到“自然野趣”,與老闆及其他書友分享。
在臺灣,像吳老闆這樣鍾情于自己的理想王國開出特色書店的還有不少。如堪稱音樂寶山和音樂烏托邦的“中國音樂書房”和“頂尖音樂專門店”;“打造學習的希望工程”的“書林”;堅持另類品味,在社會學叢林中開疆拓土的“唐山”,塑造理工生人文風景的“理工書房”;開啟臺灣“新消費主義時代”的“法雅”等等,它們艱辛而精心地經營著,不斷以理想和熱情填補與現實的差距,成為對抗商業化社會的微弱呼聲,讓臺灣的書店業呈現出萬花筒般的迷人風采。
老書店:在時代大潮中逐浪前行
臺灣許多歷史悠久的書店發源地都在祖國大陸,商務印書館也不例外。這家書店1897年創辦于上海,以出版實用性、知識普及性的書籍為主,與北京大學一同被譽為中國近代文化的雙子星。1948年商務印書館臺灣分館開幕,1950年改稱臺灣商務印書館,60多年來,一直穩居重慶南路書店街的一個街角,儼然臺灣老書店的“大哥大”。走進風格穩重的店堂,只見書架上有一大半是冷門或早期的出版物、舊的人人文庫、四庫全書、各式早期工具書等,它們的價值與書齡成正比,這跟其他書店往往因出版物跟不上時效性便撤架的策略不同。從書架上陳年紙張味兒中,似乎可嗅出一代代學子來往于商務的蹤跡,濃濃的書卷氣令人肅然起敬。
有歷史的老書店往往肩負文化傳承的使命,持續著與編纂古籍相關的工作,即使有其他出版計劃,也多往精緻、小格局的方向發展,而創始於1953年的三民書店則是其中的異類,目前已成為臺灣名列前茅的大型綜合書店。它的理念在於“領導社會,而不是被社會所領導”,強調書的重點不在流行時尚,而是經過規劃可以引領社會發展方向的出版物,領域涉及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人文藝術,近年更把發展重心投入“工具書”,與普羅大眾的需求接軌,成功地拓展了經營的觸角。
此外,號稱“教科書、政府出版品正宗”的“正中”,“中國古籍孕育者”的“藝文印書館”;塑造青少年休閒生活樂園的“幼獅”;裝潢恍如中國近代史的“世界書局”等也都以自己鮮明的特色展示了老書店的獨特魅力,夯實了臺灣書店業的文化底蘊。
在臺灣,逛書店包括“逛書”和“逛店”兩部分,也可以説是“除了看書,也可以逛店”,琳瑯滿目的書籍、風格各異的書店和豐富多樣的經營模式構成獨特的書店風景,透過這道風景,我們得以一窺臺灣文化鮮活多元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