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到臺灣,臺灣有座阿里山,阿里山上有神木……”導遊向雋心跟我們提起這首臺灣童謠時,大巴正在阿里山的山路上攀爬。
向導告訴我們,童謠里所說的神木,指的是阿里山上一株有3000多年樹齡的檜木,50多米高,要十幾人才能合抱過來。1997年,多日瓢潑大雨使神木的1/3倒伏在阿里山森林鐵路的鐵軌上。為了遊客安全,第二年,神木被放倒,回歸自然。為了使阿里山神木的精神永遠延續下去,嘉義林區管理處用36株千年紅檜木組成巨木群棧道。
正說著,山路轉了個彎,車上有人驚叫起來:雲海!明媚的陽光下,蔚藍的天空和乳白色的雲海在天際相接,被墨綠色森林密密罩住的山巒若隱若現。司機善解人意地找了片開闊處停車,讓我們盡情拍照。向導說,你們運氣好,並不是所有到阿里山的人都能看到雲海。要看雲海,需要陽光和足夠的水氣。前兩天一直下雨,而今天陽光燦爛。
神木、日出、雲海、晚霞和登山小火車是阿里山的“五奇”。可惜,因為下雨,通往阿里山山頂的路因有小塌方暫時被封了,原計劃坐小火車去看神木,然後住在山頂,第二天一早看日出,只能臨時改成住在海拔1500多米的民宿。
去阿里山,如果不看日出就太遺憾了。我在很多地方看過日出,但主觀地覺得,阿里山的日出很不同,有靈性。在我以前的經歷中,看日出都是在海邊或山巔,而在阿里山,卻是在半山腰。我們早晨6點出發,車一路往下開,停在半山腰一個叫福山步道的地方。下面的山谷里,散布著原住民部落。此時天已漸漸放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