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陸孵化臺鰍的臺灣人朱政光
本地泥鰍野生資源逐年下降,養殖陷入種質退化(長不大)、病害增多等困局。這兩三年來,臺灣泥鰍以“個體大、病害少、生長快速”等優勢在大陸一躍成為了明星品種,吸引著眾多養殖者紛紛參與到其育苗和養殖的行列中來。
位於廣東省珠海市白蕉鎮豐洲村的禾豐水産種苗場,去年年底也開始做起了臺灣泥鰍苗的孵化和培育。禾豐的特別之處,是專門聘請臺灣技術員朱政光坐鎮苗場,孵化所用的臺鰍種魚都是朱政光在臺灣精挑細選後才帶到大陸的。目前,在大陸真正從事臺灣泥鰍培育技術活的臺灣人只有兩個,而朱政光就是其中一位。
講述臺灣泥鰍由來
朱政光來自寶島臺灣,高高的個子,皮膚黝黑,帶著眼鏡。他的家鄉,正是時下大陸養得火熱的臺灣泥鰍的來源地——臺南縣官田鄉。很多人會以為,臺灣泥鰍在臺灣應該有很大的養殖規模,但其實不然。據朱政光介紹,臺灣泥鰍是經當地養殖者不斷改良而來的,儘管到現在這種大種泥鰍在臺灣已有30多年的養殖歷史,但也只是官田方圓20公里內有養泥鰍。“臺灣地域小,對泥鰍的需求量也很有限。每天的需求不過5000斤,一年的養殖産量還不到100萬斤。”朱政光估算。
“泥鰍苗的標粗不但要場地夠大,還要耗費大量精力。”朱政光告訴本刊記者,大約從10年前開始,為了節省成本和場地,臺灣的所有泥鰍苗場都只賣水花了,養殖者拿回水花自己標粗再進行養殖。據了解,目前在大陸,臺灣泥鰍育苗成活率普遍很難超過兩成。朱政光告訴記者,在臺灣,臺灣泥鰍從水花培育到寸苗(3.3cm/尾),成活率可以輕鬆達到6成以上。
在臺灣,臺灣泥鰍的規格分得很細:水花;寸苗,3.3cm;紅龍;豬公餌,8~10cm;小鰍,12~15cm;中鰍,15~20cm;大鰍,大於20cm。據悉,臺灣素來有用“神豬”祭拜天地神靈的風俗,“豬公餌”就是專門拿來給“神豬”吃了撐體格和長膘用的。
把種鰍帶到大陸孵化
朱政光30多歲的時候原是從事觀賞魚孵化的。當時要不斷地從大陸買小泥鰍給觀賞魚吃,但後來發現野生的小鰍逐年減少,越來越難買到了。於是,他乾脆改行販賣起了泥鰍。由於身邊很多人都在做泥鰍的孵化和養殖,耳濡目染加上本身就有觀賞魚孵化的技術底子,朱政光自然而然地就很快掌握了臺灣泥鰍的孵化關鍵技術。
本地泥鰍野生資源逐年下降,養殖陷入種質退化(長不大)、病害增多,職業的敏感讓朱政光看到了臺灣泥鰍在大陸的發展前景。前幾年,他輾轉去過湖北和廣東潮州,開始嘗試在大陸發展臺灣泥鰍養殖。2013年11月,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結識了禾豐水産種苗場的負責人黃友勝。兩人深感投緣,於是一拍即合,朱政光決定以技術入股的方式與黃友勝合作,在珠三角共同推進臺灣泥鰍養殖。
經過在珠海的實地考察與孵化試驗,朱政光發現珠海的氣候比較穩定,環境條件與臺灣非常相似,很適合臺鰍的孵化。隨後,黃友勝馬上把原來用於孵化和培育羅非魚苗的車間通通按朱政光的技術要求改成了臺鰍孵化車間。
2013年12月,朱政光又從家鄉來到了珠海,和他一同抵達的還有600斤臺灣泥鰍種鰍。直到年底,朱政光用這些種鰍孵化出了3000多萬尾水花,賣出了1000多萬,剩下的培育出了600多萬寸苗,寸苗一開賣就被搶購一空。今年年初,朱政光又孵化出2000多萬尾水花,培育的寸苗已經賣了300多萬尾,剩下的500~600萬尾寸苗也已被預訂。今年2月,朱政光又從家鄉帶來了700斤種魚。
本刊記者此前了解到,目前大陸的大部分臺灣泥鰍苗,主要是從臺灣拿水花回來標粗,或者把臺鰍苗養大後自己留種再孵化出來的種苗。朱政光告訴記者,經過長途運輸的水花成活率很低,例如把水花從臺灣運到珠海,至少要30個小時長途運輸,成活率和品質沒法保證。這就是他為什麼要千里迢迢、不辭勞苦地把親魚帶到大陸來孵化的原因。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