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也成“金” 一株臺灣蓆草的前世今生
立秋後是臺灣蓆草的收割與加工季節。21日,記者走進“臺灣蓆草之鄉”福鼎市前岐鎮,只見道路兩旁田地裏,堆滿正在晾曬的蓆草,一路上不同規模的蓆草加工戶隨處可見,豐收的喜悅寫在這一方百姓的臉上。
坐落在前岐鎮福東街的前岐福東草編公司總經理陳興幬開心地説:“今年公司出口臺灣蓆已達5萬多條,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2%。”如今,前岐鎮這根來自臺灣的小“草”帶動的生産總量約佔全國15%,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草席加工基地之一。
草木也成金,臺灣蓆草技藝傳承300餘年
臺灣蓆草是前岐鎮傳統特色經濟作物,用其編織成的草席具有細緻精密、柔軟挺潔、吸汗力強、涼爽舒適等特點,深受消費者歡迎。據《福鼎縣誌》記載,清康熙年間,前岐引進臺灣蓆草種植,“蓆草其體三棱,善織者價值蘇席之半”。
陳興幬説,民國時期及以前,桐山、前岐、店下等鄉鎮農民曾利用門口田、爛泥田種植蓆草。新中國成立後,因種蓆草需佔用良田,影響糧食産量,故未鼓勵發展。1981年,福鼎縣科委從中國農科院引進改良後的臺灣蓆草種苗,在前岐墾區試種成功,隨後蓆草種植與加工業逐步興起。1998年,前岐鎮把蓆草業列入農業特色優勢農産品發展規劃。如今,前岐鎮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草席加工基地之一。
上世紀80年代始,前岐蓆草農戶開始手工編織草席,不斷走街串巷叫賣。1998年,當時的前岐鎮加工、銷售大戶陳興幬把産品帶到了廣交會、深圳高交會,簽來了50多萬元訂單,産品遠銷東南亞。
沒有龍頭企業的帶動,沒有巨大的産地批發市場的輻射,就憑著前岐人的“闖”勁和“鑽”勁,前岐的草席遍及全國的東西南北。現在,許多國內知名專業市場已成為前岐草席的集散地,先進的通信手段、網際網路等也正成為銷售渠道。蓆草業外貿勢頭強勁,市場涵蓋日本、英國、美國、阿根廷等亞洲、歐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50余個國家和地區,呈現出口花色品種多、出口口岸多、出口附加值高的顯著特點。
據了解,前岐鎮現有臺灣蓆銷售人員100余人。陳興幬説,前岐蓆草産業化經營屬專業銷售隊伍拉動型,通過銷售大戶或經紀人,把市場與加工、生産聯結起來,並涌現出加工專業村、種植專業村。可以説,遍佈全國各地的草席銷售大軍是前岐蓆草業能迅速崛起,佔領國內外市場的關鍵。
武洋村村民黃愈社笑容滿面地説,他今年第一次種植臺灣蓆草,産量達1200公斤,較本地蓆草産品畝産750公斤整整高出了450公斤,且品質好,一公斤價位高出了老産品1元。
黃愈社受益於福東公司推出的“公司+農戶”模式。該公司免費提供農戶種苗,可以帶動1000余戶農戶種植,按今年4至4.8元一公斤價位計算,一畝可有4000元左右收入。陳興幬説,産、供、銷,每個環節都很重要,只有實現每個環節效益的最大化,才能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可喜的是,今年廣州春交會,蓆草價格提高了20%,農民種植蓆草的熱情大大提高,這將有助於建立一個堅實的原材料基地,助推企業發展。
創新創強,臺灣蓆草産業未來令人期待
臺灣蓆草是一個産業鏈可以拉得很長的産業,市場領域廣闊,被視為一項“富民産業”。不過,前岐要把蓆草這個優勢産業發展成為強勢産業,仍有很多亟待解決的困難。
蓆草業的每一次發展,都與新機械、新工藝的推廣應用密不可分。然而,近幾年來,前岐這方面都沒能有效突破,導致蓆草加工産品附加值不高。此外,像福東草編公司等這樣的規模標準化生産企業還太少,很多還是小打小鬧的家庭作坊企業,往往帶來惡性競爭,不利於前岐草席業的發展。
陳興幬説,當務之急,應積極培育扶持草席生産企業上規模、上檔次,加強新産品開發能力及市場競爭力。只有這樣做,才能出現龍頭企業,龍頭企業才能帶動農戶加工與生産,培育蓆草業知名品牌,形成品牌爭市場的積極效應。有關部門應積極為他們解決用地、用電等難題,在信貸上予以傾斜,積極引導和培育相關專業人才,並在開發新産品上予以支援。同時,通過標準化生産,提高蓆草製品品質,用優質産品獲得市場與效益的典型來提高廣大生産者按標準生産的意識。這幾年,前岐鎮農業、工商等有關部門一直為之努力。目前,臺灣蓆草已經成功註冊公共商標,正在申報國家原産地標誌和國家地理産品標誌。
陳興幬表示,蓆草製品是家家戶戶都要用的産品,且具有環保、利於健康等特點,符合世界發展潮流,前景很廣闊,只要不斷培育産業,培養人才,加強創新,前岐蓆草這一傳統産業必將在現代農業發展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中國工藝品進出口商會想跟我們合作建千畝基地。上個月,溫州、廣東和當地的3個種植大戶還想每人投資50萬元,唯一的瓶頸就是土地資源有限。”對於未來,陳興幬信心滿滿,“不少城裏人都希望把臺灣蓆當工藝品,既可觀賞修飾,又能睡覺養生。這啟示我們,可以把産業從一産拓展到三産,附加值會更高。”(記者 黃少鶴 通訊員 雷順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