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酒只“嫁”一款菜
圖為五花肉蘑菇湯,所配的酒為法國朗格多克的幹紅:2007年Les Jamelles,該酒帶有濃郁的水果香,氣味清新,有一定酸度,可以中和五花肉的肥膩,又具有較好的口感。
歐洲興起葡萄酒與食物精細搭配潮流,瑞典資深品酒師預言這一飲食藝術也將風行中國。在全球範圍內,一股葡萄酒與食物精細搭配的潮流正在興起。葡萄酒配菜有何竅門?紅酒能否用來配中菜?且聽瑞典資深品酒師和廣州本土紅酒專家為你一一道來。
葡萄酒配菜潮流:從簡單到精細
性格爽朗的瑞典人羅夫 歐羅弗森看起來很年輕,但卻是一個有著二十多年經驗的資深品酒師。他如今是廣州一間高級西餐廳的負責人,每天與廚師研究葡萄酒與菜肴的搭配,並擬定功能表,推薦給顧客。
羅夫説,在歐洲,幾百年前開始,葡萄酒就已經根植到他們精神裏。歐洲人自小就養成飲葡萄酒的習慣,每次就餐的時候,父母會在孩子的杯裏倒一點葡萄酒,隨著年齡的增長,酒的比例也提高。如今,在一些正式的宴會,還發展出了一款菜配一款酒,這種飲食藝術近五六年在歐洲很風靡,人們對葡萄酒與菜的搭配從以前相對簡單變得十分精細,追求酒與食物之間的極致搭配是一股正在興起的潮流。
“酒與菜搭配得當,酒能提升菜的味道,菜烘托出酒的美味,這時,一加一就不等於二了,它産生的效果可以是無窮無盡。葡萄酒與茶一樣,不同産地、不同年份、不同品種具有不同的品質,正因為這樣,酒與菜的搭配是沒有止境的。”他説。
在羅夫看來,在歐洲和國內如今大多數餐廳對葡萄酒與菜的搭配還太“粗”。一頓飯可能只配一種酒,餐廳沒有一個專門的品酒師或品嘗師對此進行研究。而他來廣州主理這間餐廳的目的之一,就是推廣葡萄酒文化,並希望把酒菜精細搭配的概念帶來中國。
“這在全球是一個趨勢。一間餐廳要有所發展,一定會注重這一點。這是因為,菜或酒再怎麼好,也只是單一的東西,只有兩者配合起來,才能得到全新體驗和享受。我相信在5到10年內,在中國也會興起這股潮流。”羅夫深信。
搭配最高境界:相互烘托相互提升
在葡萄酒傳統的飲食概念中,“紅肉配紅酒,白肉配白酒”是條顛撲不變的真理。但羅夫展示的搭配告訴我們,成規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煎得表皮金黃肉質嫩白軟滑的五花肉,配上果味濃郁的紅葡萄酒,兩種味道在唇齒間相撞,不僅中和肉的肥膩,更産生一種甘香的回味。
“理論上,每種葡萄酒都能搭配某種食物,每種食物都能找到適合的酒來搭配,平衡是最高境界。即酒與食物兩者不會互相搶味,而是相互烘托相互提升。”羅夫説。
從生理角度來看,味覺能夠感受到的有酸、甜、苦、辣、鹹五種味道。能夠相互影響味覺的主要是四種:鹹會加強苦的感覺;酸能短時間地掩蓋苦味,又加強了甜味;甜味能降低對鹹、苦、酸的感覺;苦味能降低酸度。甜味、原味、辛辣味,令酒強勁,而酸味和鹹味,令酒更加溫和。
而若要有更高的追求,則要對葡萄酒下一番工夫進行研究。
葡萄酒配中菜:關鍵看芡汁
注意事項:忌茶忌甜忌酸
中國人的飲食習慣裏,葡萄酒基本上只與西餐相配,鮮與中菜相配。我國傳統的餐酒常常是白酒等烈酒,但從味覺的生理分析來看,烈酒佐餐並不完美,高度的酒精會使味覺麻痹。在西方,烈酒是餐後酒,而非佐餐酒。
廣州紅酒專家馮衛東近年來致力於葡萄酒與中菜的搭配研究。與西餐配酒主要看原料不一樣,在中菜中,芡汁在對葡萄酒的選擇上起主導作用。中菜有八大菜係,即使是同一種食物的做法千變萬化,不同做法的醬汁芡汁區別很大,也是食物味道相差甚遠的原因。根據芡汁的酸甜苦辣鹹,搭配相應的合適的葡萄酒,可以達到不同的享受。
“葡萄酒與中菜搭配有三忌:一忌茶、二忌甜、三忌酸。”馮衛東説。綠茶、青茶、紅茶,如常見的鐵觀音、烏龍、龍井等,會搶去酒的味道,一口茶一口酒,紅酒會變得苦澀,浪費佳肴,建議飲用礦泉水。熟普洱例外,它對酒的味道影響不大。
甜的食物會令酒變得酸,所以,太甜的食物不宜配紅酒,如果吃冰糖圓蹄,只用更甜的酒,或者吃那道菜暫不飲酒。酸也是葡萄酒的大敵,吃酸後酒會更酸更苦澀,不過少許的陳醋卻問題不大。
辛辣的食物會使酒變得花香撩人,也可以令偏甜的酒變得較為均衡。
西餐紅酒入門配搭
湯類:可配西班牙的雪利葡萄酒。
魚類及海味菜肴:可配幹白葡萄酒、淡味玫瑰葡萄酒。
肉類、禽類及各式野味菜肴:各式牛排或烤牛肉,最適合選用法國濃味幹型布多斯紅葡萄酒、法國保祖利新鮮紅葡萄酒。羊肉類菜肴如羊扒、烤羊肉,適宜配淡味的布多斯紅葡萄酒、美國加州紅葡萄酒和玫瑰葡萄酒。豬肉類如火腿、烤肉,適宜配香檳酒、德國特級甜白葡萄酒。家禽類菜肴,宜選用玫瑰紅葡萄酒、德國特級甜白葡萄酒等。野味菜肴適合選用淡味的布多斯紅葡萄酒、義大利紅葡萄酒。
甜品:一般配甜葡萄酒,如德國萊茵白葡萄酒、法國的香檳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