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家團圓送溫暖 過不一樣的元宵節

時間:2014-02-13 12:55   來源:台灣網

  正月十五鬧元宵。無論在中國的南邊還是北邊,元宵是大家共同的節日。從傳統的意義上來講,過了元宵,才算真正地過了年。當元宵一過,孩子們就該上學了,大人們也要收一收心,開始新一年的忙碌。

  不管在哪兒,有幾樣元宵的習俗大抵是相同的,比如猜燈謎、吃元宵(湯圓)。小時候,我也是個制謎、猜謎的高手,可惜如今已生疏了這項本領。至於吃的,除了湯圓,還有一種食物叫湯糰。如果你把湯糰認作是湯圓的胞兄,那也差不多,因為包好了都是一個模樣,只是穿幾號衣服的差別。

  元宵是個節,也是個結,無論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一顆心都被它深深綰住。在古人的吟咏裏,關於元宵的詩句可謂數不勝數。而宋明兩代的話本小説,更喜歡把才子佳人的劇情安排在“元夜”這個時間點。仿佛到了此時,人就變得格外多情。馮夢龍的《喻世明言》二十三卷裏有一首詩:“太平時節元宵夜,千里燈球映月輪。多少王孫並士女,綺羅叢裏盡懷春。”其大意與歌德所説的“哪個少年不善鍾情,哪個少女不善懷春”相倣。而歐陽修在《生查子》上半闋裏的描繪更是唯美:“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醉翁的詞自是好的,無論意象或是意境都有一種難以言説的迷人之處。

  作為一個傳統節日,元宵無疑是諸多節日中最浪漫的,如果冠之以“中國情人節”的名號想來是一點都不過分的。古時候,由於封建禮教思想的束縛,年輕的女孩子是不被允許隨便外出的,只有過節是個例外。而元宵節,則給未婚男女的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每當節日來臨,未婚男女三三兩兩地結伴出遊,賞花賞燈,順便也為自己物色對象。一些互相思慕的男女青年,更是珍惜這個機會,因為他們等了一年就為元宵燈節期間可以與情人偷偷相會。

  也許是為了提醒國人遺忘的這重意義,今年的元宵佳節與西方的情人節正好是在同一天。不管對傳統習俗是否熟稔,因為這樣一種巧合,一對對情侶必會成為元宵佳節的一道亮麗風景。燈初放夜人初會,梅正開時月正圓,豈不美哉?

  當然,生活在幸福中的人,不能只顧著自己的享受,勻一點陽光給別人,整個世界才會更明媚。我喜歡過元宵,不只為元宵的夜景和美食,更為“元宵”二字背後的深層寓意。當我們舉家團圓的時候,是否也該為那些孤零零的人送去一點關懷呢?所以,和同事商量之後,我們有了一個計劃,帶上食材,與孤寡老人一起過元宵。如果可以用我們的雙手給那些沒有兒女的老人做上一頓好吃的,陪著他們聊聊天,想必這是種別樣的樂趣。

  今年的正月十五,我們就要過這樣一個不同尋常的元宵節。(台灣網網友:潘玉毅)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