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何以步陳水扁的後塵?

時間:2011-03-25 15:34   來源:台灣網

  據臺媒報道,3月17日,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臺灣媒體採訪時談到馬英九父親墓誌上寫著“化獨漸統”,説明馬英九受其父親統一思想的影響,而其父親墓誌只寫著“楓港”,以此質疑馬英九的“國家認同”,還説“我們的認同是不一樣的,我們認為自己的根在哪是最重要的”。蔡英文此言一齣,立即遭到外界的批評。馬辦發言人指出,蔡英文在消費已故的人,是“不厚道”的。連專訪的媒體隔天都以社論方式批評蔡英文的失言,説她根本是“缺乏核心價值”,連民主社會尊重不同意見的基本價值都付之闕如,令人失望。而各界也質疑蔡英文如此粗鄙的言論高度真的能承擔“國家重責大任”?作為常人是不會説出這樣的話,作為身受高等教育且為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應更不會説出這樣的話,然而,偏偏是蔡英文卻説出了這種話,讓人感到匪夷所思。那麼,蔡英文難道是腦子進水了,犯了糊塗,而做錯了傻事。她並沒有犯糊塗,她之所以説這樣的話,有著她的目的。

  一、一改“新潮、溫和、理性”形象。3月11日,蔡英文宣佈參選2012,以“新世代”為題與民進黨“四大天王”作世代切割,以新世代引領導民進黨,她倡導“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模糊兩岸政策,作為參選政策。作為黨主席,蔡英文有她先天的黨內資源和優勢,黨內各派系和大佬也都支援她,這讓她參選的信心倍增。然而,對於黨內初選採取全民調的方式産生代表民進黨出征2012,蔡英文面對的最直接、最棘手的對手就是蘇貞昌。蔡也非常清楚蘇貞昌與之對決的必然性,面對這樣一個政壇老手,如何打敗蘇貞昌完成黨內初選,這是蔡英文現階段所要思考和解決的首要問題。要想打敗蘇貞昌,蔡英文必須做足功課,獲得“深綠”板塊的大力支援,這樣必須通過製造一些話題,與“獨派”形成共識,來尋求更大的支援。當年,陳水扁為了選舉,公然聲稱“在當選後,就職前,前往中國訪問”,他還引用江澤民的話講“就是走走看,也是有益的”。陳水扁競選時聲稱“願訪大陸”,是一種競選語言和策略,其意圖是化解民眾對“臺獨”深切憂慮,賺取更多選票。後來,陳水扁基於“臺獨”,堅持“一邊一國”及敵視大陸的立場,攻擊國民黨主席連戰願訪大陸是“投降之旅”。 這就是陳水扁在選舉攻擊對手的慣用手法。現如今, 蔡英文一改“新潮、理性、溫和”之形象,承襲陳水扁所用的選舉手法,以卑劣的選舉手法攻擊對手。透過蔡英文競選班子所選用的人大多數是扁係人馬為其操刀,也就不難看出蔡之所以步陳水扁後塵真正原因了,蔡英文也就順理成章地來個180度大轉變,把消費馬英九父親作為噱頭,製造話題,引發爭議,提高民眾關注度了。

  二、借“獨派”之力打贏黨內初選。蔡英文非常清楚要想戰勝蘇貞昌,完成黨內初選,出征2012,沒有“獨派”的支援是很難實現的。那麼怎麼才能拉攏“獨派”,尋求支援,盡可能地從蘇貞昌那多拉過來一些選票,完成初選任務,這也是蔡英文要改變自己形象的一個重要原因。蔡英文步陳水扁後塵,只有慣用扁的選舉之法來拉攏“獨派”,才能顯示她在關注“獨派”的訴求。這樣馬英九已故父親墓誌“化獨漸統”也就難逃蔡英文的攻擊了。蔡英文借馬父親的墓誌作文章,以此來製造和區分外省與本省、貴族與本土之間的對立與矛盾。如果馬當局極力反對,針鋒相對地不依不饒打口水仗,勢必引發民眾特別是中南部民眾與國民黨形成新的對立情緒。如此以來,此招既達到了攻擊國民黨的目的,又能獲得“獨派”的歡心和支援,何樂而不為,管它卑鄙不卑鄙?

  蔡英文消費馬英九父親這一話題,同時也變向地把話題拋給了競爭對手蘇貞昌,就看蘇貞昌的態度了。若蘇貞昌反對這話題,勢必會引起“獨派”陣營對蘇的反感,從而影響蘇的民調,這當然是蔡英文想要得到的;若蘇貞昌表示贊同,則只能跟在蔡英文後面乖乖跑了。蔡英文這一招真可謂一箭雙雕,看來阿扁式的選舉招法還真“管用”,要不怎麼把作為理性現代的蔡英文改變的如此之快呢?

  三、搖擺不定的蔡英文,讓選民作難了。誠如馬英九辦公室發言人所言,蔡英文消費馬英九父親是太不厚道了。蔡英文作為黨主席並且作為一名女性,拿已故人的墓誌來挑起話題,展開攻擊,讓絕大多數民眾難以接受,引起民眾的反感。蔡英文此舉與先前“新潮、理性、溫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民眾不敢相信蔡英文會説出這樣的話。為了民調,她居然卑下到如此之地步,先前理性、溫和、新潮的“小英”一去不復返了。面對步陳水扁之後塵的蔡英文,面對政治理念不穩固、思想意識不牢固,搖擺不定的蔡英文,民眾作難了,選民怎能對其信任,怎能將大任賦予她。

  回頭來看,目前只是民進黨內初選,蔡英文就急不可待地攻擊執政的國民黨,挑起卑劣的話題,以吸引民眾的眼球。若是蔡英文代表民進黨參選2012,她不知又會整出什麼樣的卑劣話題來為選舉造勢呢,相信類似的話題和選舉伎倆不會少,不信我們可以接著慢慢看。(台灣網網友:劉雋)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