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都選舉在即,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發表社評表示,此次五都選舉,雖然是屬於地方選舉,但與兩岸關係未來發展息息相關。五都若是由“臺獨”意識形態的候選人勝選,則當前兩岸關係必定會受到嚴重衝擊。
全文摘編如下:
自從2008年5月馬英九就認臺灣地區領導人後,兩岸關係展現和平、合諧與合作的態勢。尤其是兩岸恢復海基、海協兩會制度性的協商管道,截至目前為止,雙方一共舉行5次會談,簽署14項協議與發表陸資赴臺一項共同聲明,解決兩岸交流所衍生的各項問題。
現在兩岸海空直航、大陸觀光客赴臺、食品安全、金融、郵政、司法互助、陸資赴臺、農産品檢驗檢疫、漁船船員勞務合標準計量檢驗認證、ECFA、智慧財産權保護等合作協議,都已經相繼實施。臺灣企業與民眾,不論在日常生活或企業經營方面,都已經感受到14項協議所帶來的實質效益。
現在馬當局,一方面正在檢討過去協議的執行情形,希望能讓協議産生的效益極大化;另一方面,也在積極協商ECFA生效後的“貨品貿易”、“服務貿易”、“投資”與“爭端解決”等四項協議,以及海關、電子商務、中小企業等經濟合作,使兩岸經濟能攜手合作,優勢互補,共同邁向全世界市場。
至於今年底在臺灣舉行的第六次兩會領帶人會談,也將就“醫藥衛生合作”與“投資權益保障”等攸關人民健康與企業投資權益的議題進行協商並簽署協議。同時也將從學術、文化、藝術、體育、新聞等面向,推動兩岸全面的交流合作,為兩岸關係的和平繁榮奠定更紮實的根基。
正當兩岸關係朝和平穩定、繁榮發展的道路前進之時,我們實在不希望有任何不利因素影響兩岸關係向前邁進,特別是此次五都選舉,若是由“臺獨”意識形態的候選人勝選,一方面會打擊馬英九兩岸關係和平繁榮的政策,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中央”與地方政府對兩岸關係的不同調,而影響兩岸關係的和平繁榮。
尤其此次五都選舉的幾位民進黨候選人,都是扁執政時代的高官,掌握當時兩岸政策制定的權利,然而在他們執政的八年間,對大陸採取政治對抗、經濟封鎖、文化斷絕的路線,不但使兩岸關係瀕臨戰爭的危險邊緣,也連帶使臺灣內部陷於“統獨”的口水之爭,經濟停滯不前。
2001至2007年,當時全球經濟情勢大好,但是臺灣在民進黨執政下,平均經濟成長率僅4.2%,居亞洲四小龍及亞洲開發地區之末。民進黨甚至在2001年片面宣佈停建“核四”,使臺灣經濟成長率首次面臨-1.65%的衰退。
至於兩岸貿易、投資、交流等事項,如兩岸直航、臺商權益保障等,也因為民進黨執政時期,海基、海協兩會制度性協商管道始終關閉,兩岸無法透過溝通協商來解決問題,造成臺灣民眾的福祉嚴重受損,也使大陸臺商成了“斷了線的風箏、失了根的蘭花”,無法得到來自臺灣的關懷。
因此本次五都選舉,絕對是兩岸關係和平繁榮的關鍵,如果選民希望兩岸走和平繁榮的路線,就請選出支援兩岸關係和平繁榮的候選人,讓“中央”與地方政府能齊心,共同致力兩岸關係的和平繁榮。
里昂證券曾經做過的民調顯示,有超過七成的臺灣民眾支援兩岸直航與大陸觀光客赴臺,民眾的支援就是當局推動兩岸關係發展最大的支柱。希望所有選民能睜大眼睛,拋棄可能陷兩岸關係于緊張邊緣的候選人,選出支援兩岸關係和平繁榮的候選人,讓兩岸關係能順著最有利於臺灣經濟利益的方向發展,不致遭到任何“臺獨”意識形態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