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海協會和海基會在臺北簽署了《海峽兩岸投資保障和促進協議》與《海峽兩岸海關合作協議》,至此兩岸兩會4年來共簽署了18項協議。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投保協議的簽署,有助於保障兩岸經商者的合法權益,並建立了制度化和多元化的投資糾紛解決機制,為兩岸企業營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進而有利於深化兩岸經貿合作。
評論摘編如下:
昨天海協會和海基會在臺北簽署了《海峽兩岸投資保障和促進協議》與《海峽兩岸海關合作協議》,至此兩岸兩會4年來共簽署了18項協議。尤其兩岸投保協議經過兩年多番協商後終修得正果,對兩岸工商界來説是一大利多消息。它有助於保障兩岸經商者的合法權益,並建立了制度化和多元化的投資糾紛解決機制,為兩岸企業營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進而有利於深化兩岸經貿合作。
經貿交流與合作是兩岸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商機勃勃的大陸像磁鐵般吸引了大量臺商前往打拼。大陸當時就制定了《關於鼓勵臺灣同胞投資的規定》,首次以法律形式確定臺胞在大陸投資經商的合法權益,後來在90年代又陸續出臺了《臺商投資保護法》、《臺胞投資保護法實施條例》、《臺胞投資保護法實行細則》等。但隨著兩岸經合規模不斷擴大,加之陸商在臺灣也需相關法規來維護權益和處理糾紛,單靠大陸方面制訂的投保法規已遠遠不能滿足兩岸工商界的需求。所以,2010年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後,首先開始進行的第一個後續協商就是兩岸投保協議。
相較于大陸以前制訂的臺商保護法例,兩岸投保協議取得了一系列突破。首先,它凸現了兩岸合作的特色,而非單方面制訂的條文,體現了糾紛解決過程的公平性和多元性。在投資人定義方面,以往大陸對“臺商”的定義是“直接登陸投資的臺灣人”,但由於島內早年對臺灣居民西進做生意採取“戒急用忍”的限制政策,不少人遂經過第三地“曲折登陸”。如今有不少臺商因不符合大陸方面對“臺商”的定義,而無法得到相關的優惠政策。現在兩岸已達成共識,擴大“臺商”的定義範圍,即凡經由第三地到大陸投資的臺商也被納入保護範圍。此外,在財産賠償的問題上,以前有些臺商在大陸購買了廠房,但當地政府卻依據建設規劃要臺商搬走,且沒有給予相關賠償,現在兩岸簽署投保協議後,被要求遷移的臺商一般可按照市場行情獲得應有的補償。至於人身保障問題,大陸方面依法刑事或行政拘留臺商後,會在24小時內通知家屬。
根據ECFA的規定,兩岸建立投保機制的目的之一是逐步減少雙方相互投資的限制,促進投資便利化。3年前臺灣開放陸資入島,但至今入島的陸資還不到3億美元。陸資入島“牛步化”主要是因為臺當局設置了種種障礙,降低了陸商和陸企赴臺打拼的意欲。但願隨著兩岸投保協議塵埃落定,臺灣方面會儘快解除對陸資的限制,包括開放更多領域讓陸資投資、鬆綁陸資持股比例、陸方在臺工作人員來往兩岸更便利等。
兩岸早在2010年和2011年就傳出要簽署投保協議,但一直是“只聞樓梯聲,不見人下來”。顯然,兩岸在商談過程中遇到了不少分歧和難題。隨著兩岸經合日益緊密和深化,雙方協商的議題也會逐步涉及到敏感問題,而成功簽署投保協議,則為兩岸協商邁向“深水區”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樹立了良好的典範。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