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南,有一座專門研究臺灣史的臺灣歷史博物館,俗稱臺史館。又逢甲午年,臺史館原計劃推出以甲午戰爭為主題的特展。不想,“經過一番激辯後,臺史館因‘甲午戰爭並非以割讓臺灣為前提’等理由,改選甲午戰爭後一年,即1895年的乙未戰爭為主題……”日前,臺灣媒體如是報道。
1895年,甲午戰爭失敗後的清廷,被迫割讓臺灣給日本。臺灣人民不願被日本接收,自發組成抗日義軍,留下了不少可歌可泣的故事,乙未年確是一段值得紀念的光輝歷史。臺史館近年收集到不少當年義軍的史料,與日本人形塑的日軍勢如破竹攻佔臺灣的歷史並不一樣,讓臺灣民眾了解真相,了解先輩的不屈事跡,展覽確有必要。有意思的是這場激辯的理由,站在臺灣以我為主的角度看,“甲午戰爭並非以割讓臺灣為前提”沒有問題,但是要給觀眾以啟迪,僅僅以臺灣為主是不夠的。
歷史學家黃仁宇曾説:“寫歷史的人也像遊山水的一樣,要是溯江而下,看清了河流入海的過程,回顧上游的山脈形勢,則對其組織結構,更多了解。”因為唯有清楚來龍去脈,才能更清楚事件發生的原因,才能達到以史為鑒知興替的作用。如果只看到乙未年臺灣義軍的英勇抗敵,不了解造成臺灣被迫割讓的甲午戰爭始末,勢必也不知道當時整個中華大地都處於割地賠款、飽受欺淩的半殖民地時代,臺灣的遭遇只是這部屈辱歷史的一部分。當然,也更無法明白,臺灣與中華大地是密不可分的命運共同體,被日本佔據起于祖國的積貧積弱,脫離殖民地光復,也源於祖國人民浴血奮戰後取得的勝利。
實際上,最近臺灣吵得熱鬧的歷史教科書之爭,觸及的也是同樣問題。以所謂“臺灣優先”“愛臺灣”的名義“去中國化”,將臺灣歷史從中國歷史中剝離出來,除了造成學生們認知邏輯的失序——弄不清楚臺灣何以就落入日本手中,50年後日本又何以拱手歸還——看不到任何好處。某些人或許以為,人為割斷臺灣與中國的歷史,就可以在兩岸關係上任意塗抹,切斷臺灣與大陸的血脈聯繫,而實際上,這不過是掩耳盜鈴。這樣的歷史學習,只會讓臺灣青少年一代不知所從也不知所去,失去對於趨勢的把握和預判。對臺灣來説,兩岸關係日益舉足輕重。如果下一代只知乙未不知甲午,對兩岸歷史沒概念,自然無力應對兩岸未來,這是臺灣之福還是禍,不言自明。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