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4年前卸任臺當局行政主管部門副負責人之後出任臺當局公共基金投資的宇昌生技公司董事長一事,這兩天成為島內話題。由於這個投資案當初被臺當局行政機構核準的過程以及撥款的速度非常“特殊”,而且蔡英文當時又是以行政機構長官的身分同意核準這個投資案,然後自己出任首任董事長,而更令人懷疑的是,蔡英文家族居然也參與投資,事後再出脫股票,據當初申請該案的主管官員何美玥9號在記者會裏估計,蔡英文家族因此獲利約有新台幣1000萬元(新台幣,下同)。
為了此事,蔡英文在9號舉行記者會,公開斥責國民黨搞“栽贓抹黑”、“人格抹殺”,臺媒《中央日報》網路版11日發表評論説,看樣子這次蔡英文真是火大了,記者會上的蔡英文臉部肌肉緊繃,兩眼充滿了怒火,她真的很在意宇昌這件案子成為公眾矚目的焦點。而根據媒體的經驗,政治人物越是容易發火的案子,這裡面的“眉角”也就越多。
評論説,這件投資案裏面的疑點確實不少,而且有很多地方是違反規定的。現在問題的焦點不是臺當局該不該投資生技業,而是為什麼這個案子要這麼特別,又為什麼是蔡英文涉入?為何蔡英文可以避開“旋轉門條款”的限制,而且她的家族也投資該案?先不論8個月就賺到台幣1000萬台幣是不是暴利,光是蔡家人參與投資就無法讓人接受,難道避免瓜田李下之嫌的道理蔡英文不懂嗎?
評論認為,蔡英文的成長過程非常的順遂、幸運,這是她的福氣,但或許正是因為如此,蔡英文不太習慣別人對她的指指點點,所以當別人以懷疑的眼光看她時,她立刻會以嚴峻的態度還擊。當然還擊是必要的,可是還擊前一定要先找到合理的還擊點,不能硬拗。最近民進黨在幾個被對手攻擊的事件中,蔡英文都是以同樣的態度應對,給人一種缺乏自省的感覺。例如前些時候的“柿子價格”事件,她就非拗説有2元的柿子,而不顧柿農的生計,那就是最好的例證。
評論給蔡英文一個建議,趕快把宇昌案説清楚、講明白,並且將獲利的錢拿出來做公益,否則如何去解釋“球員兼裁判”,最後還撈走1000萬的事。如果再加上“領18趴、罵18趴”的事情,那簡直會給人一種“吃幹抹凈之後還倒打一耙”的惡劣印象。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