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宇昌生技決策引發爭議,蔡英文痛批這是國民黨企圖對她作人格謀殺。她並聲明,自己“從未參與宇昌的籌設”。臺媒《聯合報》12日發表社論指出:這句話完全禁不起檢驗。
社論説,蔡英文所以要否認參與籌設宇昌生技,想必自知一手假臺當局之力在前面推産業、自己卻在後面搭便車當董事長,道德上很難站得住腳,勢必招致“假公濟私”乃至“噬公自肥”之譏。但她愈是閃躲,只是愈發顯得心虛,也暴露她前行不對後語的層層矛盾。
蔡英文説,她是在擔任前臺當局行政院主管部門副負責人期間,本于臺當局扶植生技産業發展的責任,積極協助推動相關事宜。若就她在任內促成生技産業發展的立法而言,這個部分爭議不大。問題是,她離開臺當局行政院主管部門副負責人職位後不久,就去擔任自己一手推動的生技産業董事長;作為一個律師出身的政治人,聰明謹慎如蔡英文,難道不知何謂“回避”嗎?
蔡英文自稱從未參與宇昌生技的“籌設”,但事實上,她在宇昌正式成立前,即兩度發函當時的臺當局“經建會”負責人何美玥要求緊急撥款,都立即得到回應。錢到後兩天,宇昌生技正式成立,她也順利出任董事長。這樣,不算“參與籌設”嗎?
再把時間往前推半年。蔡英文擔任臺當局行政院主管部門副負責人時,其家族投資的“臺懋生技創投”先一步秘密取得臺當局核可,由公共基金向它投資兩千萬美元。宇昌究竟是臺懋的“金蟬脫殼”或“蛹化為蝶”,或者兩者是“一卵雙生”,這個謎團仍有待臺當局“經建會”的解密資料來厘清。但蔡英文代表臺懋出任宇昌董事長時,難道忘記了自己曾批過公共基金投資的公文嗎?宇昌和臺懋分明就是一個旋轉門裏首尾相連的兩家公司,蔡英文代表臺懋出任宇昌董事長,批過公文、催過錢,她還要狡辯“未曾參與宇昌籌設”,這是在搬弄律師的詭辯?或者根本是睜著眼睛説瞎話?
社論還分析,若對照何美玥最近的説法,臺懋和宇昌的“變臉”過程,就不免更令人感到疑雲重重。何美玥説,蔡英文家族投資宇昌,是“天使基金”;因為生技産業在新公司組成中籌資比較困難,蔡家是臨危受命扮演“救火隊”角色。但提到撥款倉促,她又説,這個案子從二月談到八月,已有半年之久。何美玥的話透露:臺當局公共基金投資臺懋,和臺當局公共基金撥款宇昌,其實是一脈相承、互為表裏,兩個案子是一碼事;在時程上正好貫穿了蔡英文從行政機構副負責人到“蔡董事長“的半年光景。可見,蔡英文不承認自己曾”參與宇昌的籌設”,只是在愚弄人民。
何美玥的凸槌與矛盾不僅如此。她説蔡家投資是“天使基金”,把生技公司説成沒人想要投資的事業;但當時郭臺銘有意投資一百多億進軍生技産業,何美玥卻表示不會邀他投資宇昌,因為宇昌具有“當局政策主導性質”。言下之意,臺當局要全力扶植宇昌,不會讓不相干的人插手。那麼,誰有資格投資分這杯羹,是取決於角色及交情,與投資人踴不踴躍其實毫無關係。且看,陳水扁當局要推動發展生技産業,卻還要先分清遠近親疏,“好康”只能留給自己人享用;如此私相授受,才會出現蔡英文從行政機構副負責人到“蔡董事長”的局面。
回看整個過程,蔡英文的問題不在她推動生技産業“立法”,而在她強力主導生技産業決策,又介入公共資金對個別企業的投資,最後卻又繞過旋轉門去擔任這家企業的董事長。她不僅公私不分,更把一樁臺當局投資案的決策責任弄到難以厘清。我們不想指控蔡英文一開始就有“自肥”的意圖,但事實演變至今,情勢看來卻是如此發展。她自己家族已經出脫股票,獲利了結;但臺當局資金卻被卡在那裏,必須認列虧損約二億元新台幣。
社論最後説,但蔡英文在旋轉門內外自由出入,公私通吃,右左兼得,還自稱受到污衊。敢説自己“從未參與籌設宇昌”,令人無法信服。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