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聯晚:美麗向慈善借包裝 折射當今社會問題

2008年03月11日 14:33:00  來源:
字號:    

   美麗向慈善借包裝,兩者相得益彰,早已成為風潮。有錢人借奢華精品引領流行,並展示個人財力和品味,也無可厚非。不過,富貴名流人家既不避諱挑動社會觀瞻的意圖,恐怕也就不能不注意善用社會影響力的責任。

 

  臺灣《聯合晚報》今日刊登社論文章説,最近時尚界有一餐會,網羅港臺名流數百人參加,蔚為盛事。貴婦名媛,珠寶生輝,十分引人注目。參加者固然爭奇鬥妍,美不勝收;一般人借由媒體而窺見此等華服美女薈萃之盛況一二,更是目不暇給,羨慕不已。年輕女孩油然心生“有為者亦若是”的志願,亦可想而知。

  這場盛會其實是以慈善晚宴之名而舉行。據報導,當晚共募得五百多萬元。五百萬新台幣也不算小數目,尤其在公益勸募活動困難的今日,對例如臺灣偏遠地區醫院、關懷弱勢團體、兒童扶助計劃來説,或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筆收入。但另方面,根據媒體描述,以當天出席者某些單一個人身上行頭即超過好幾千萬元的行情來看,則五百多萬元的慈善總收入,相當於出席名流平均每人僅募得一萬元出頭的成績,或又顯得微不足道了。

  時尚界有此舉動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明星們既提升了自己的人氣也幫助了一些需要支援的弱勢團體,何樂而不為呢?好萊塢影視名人欲在美麗之外留下慈善的足跡,規模可觀者如伊莉莎白泰勒設立艾滋病研究基金會,時間長久者如奧黛麗赫本風塵僕僕擔任聯合國兒童親善大使,身體力行者如安吉莉娜茱莉領養數名貧國孤兒……,總之要把慈善二字作出一點合乎個人誠意和能力比例的成績,才能超脫僅為美麗作包裝的粧點意義。

  社論分析,時尚精品已成為當今世界的重要産業,並具有相當的文化意義,其影響力不可小覷。但精品産業既鎖定M型社會的一端為主要消費對象,其奢華外裝又遠超過當今環保概念鼓吹的基本生活需求;則對照M型社會另一端灰暗晦澀、總在絕境中掙扎的多數人生活實況,這種對比格外教人不忍。

  社論最後説,貴婦名媛並無義務以執行社會正義為己任,但若了解到自己每一華服亮相,即造成多少年輕女孩非嫁入豪門不可的立志目標,多少上班族泡麵果腹以存錢買名牌皮包的虛榮效應,則華麗人生中的慈善包裝,或許有比珠光寶氣出席時尚餐會更具實質助人效果的事可做吧!或許這應該是臺灣社會,當今社會,乃至全世界的人民都值得省思的一個問題。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