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立委”選舉落下帷幕,“口水戰”暫告一段落,留下選舉典故一籮筐。最富娛樂性的當然要數以“跳海”為誓的王世堅,以至於媒體産生了“問世堅,信為何物”的絕妙好詞。排第二名的雖然不如王世堅娛樂,但勝在人多勢眾——民進黨“新三寶”是也。 日前,“新三寶”——“教育部長”杜正勝、“新聞局長”謝志偉、“教育部”主任秘書莊國榮相繼請辭。回思當日“三寶”不可一世的囂張氣焰,讓人不禁有“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之嘆。
説“新三寶”之前,不能不提“舊三寶”。原來的民進黨“三寶”指的是常在立法機構中口無遮攔、大放厥詞、上竄下跳的三名民進黨“立委”。在今年的“立委”選舉中這三人全部落馬,“舊三寶”已經走入歷史。與他們相比,“新三寶”雖然身為公職人員,受過良好教育,“舌燦蓮花”時的放肆勁卻不輸“舊三寶”,人人名下一堆“名言警句”。其中“最負盛名”的,當數“教育部長”杜正勝。以鮮明“臺獨”色彩和“同心圓”理論從學界“脫穎而出”的杜正勝,堅稱“罄竹難書”沒有貶義,“三隻小豬”是成語,多學文言文是“腦筋轉不過來”,推行“去中國化”不遺餘力;“教育部”主任秘書莊國榮雖然職級不算太高,但“勇氣”無人能及,敢在大庭廣眾之下以粗鄙下流的語言謾罵他人,一夕爆紅後風頭直追杜正勝;“新聞局長”謝志偉,雖然不及莊國榮粗鄙,但出言之刻薄、隨意,被臺灣民眾認為缺乏發言人應有的禮儀和修養。
就是這樣“三個寶貝”,在“立委”選舉前後的待遇大不相同。選前,無論民眾要求杜正勝“下臺”的呼聲有多高,在陳水扁的力挺下他都“我自巋然不動”,謝志偉和莊勝榮也被陳水扁視為愛將和紅人頻加讚許。選後,面對大幅受挫的現實,民進黨內立即有人對“新三寶”開炮,指責他們頻繁口出狂言、刺激民眾的囂張態度拉低了民進黨的選情。墻倒眾人推,頓時民進黨內附和者眾,似乎“新三寶”就是民進黨敗選的罪魁禍首。壓力當前,“新三寶”不得不主動請辭。
此時,距民進黨“內閣總辭”的時間只剩下幾天,明眼人都清楚,“新三寶”主動請辭無非“做秀”而已,意在平“民憤”——民眾的憤怒和民進黨內部的憤怒,為下一步的選舉拉票。説到底,“新三寶”仍然是高層人物手上過河的卒子,架在火上烤的“三隻小豬”而已,烤糊了就扔,扔之前還要利用一把。不過,這樣的“做秀”意義究竟有多大,還須實踐來檢驗。臺灣輿論早就清楚地指出:被推出來作為打手的“新三寶”只是民進黨敗選的替罪羊,真正導致民意背離的,是民進黨不得人心的“臺獨”意識形態、操弄族群對立的卑劣行徑及陳水扁當局乏善可陳的執政成績。希望民進黨能夠反省臺灣人民唾棄他們的真正原因,那才是真正的檢討、真正的成長。(王堯)
[責任編輯: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