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敘利亞已成為國際關注和角力的焦點。一方面,西方大國借5月25日發生的胡拉鎮屠殺事件,正在掀起新一輪反敘狂潮。他們除了外交孤立和經濟制裁外,美國財長蓋特納6月6日更是呼籲動用聯合國“涉武”條款制裁敘利亞,這是西方國家首次提出對敘利亞動武的可能,敘利亞日漸成為西方繼利比亞之後的下一個政權更疊目標。與此同時,在6月7日閉幕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中,中俄等國公開表示反對軍事干涉敘利亞。同時,敘利亞國內反對派公開破壞安南斡旋計劃,向政府軍發動新的軍事攻擊,同時敘利亞境內再次發生大規模殺害平民的人道主義災難。敘利亞正處在15個月來最危險的十字路口。
敘利亞局勢發展到今天這種危險程度,很大程度要歸咎於西方的有意策動。敘利亞剛剛出現動蕩之際,反對派零星而分散,如果沒有外力干預,敘利亞局勢很可能像巴林民眾騷亂那樣,在政府恩威並施下早就恢復平靜了。然而,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正是由於西方大國在敘利亞出現國內爭端後有意“拉偏架”,才使局勢日趨惡化。一方面,西方對敘反對派格外垂青和偏袒,不斷加大對敘反對派的外交支援、經濟資助和軍事武裝力度,同時對反對派在敘境內犯下的種種暴力事件熟視無睹,由此使敘反對派因不需承擔任何政治和道德負累而為所欲為,肆意對政府和平民目標發動攻擊,政治和軍事能量成倍放大;另一方面,西方對敘利亞政府則“重點關照”,對其不斷加緊外交孤立、經濟制裁和武力威脅,同時對政府軍清剿反對派大加撻伐,敘利亞政府因顧忌政治和道德影響而束手束腳,使自身真實實力大打折扣。例如,在5月25日“胡拉事件”發生後,在真相尚未明朗情況下,美國等西方國家便直接將責任歸咎於敘利亞政府,並借此加大對敘圍堵力度。此後,儘管敘利亞政府公佈的調查結果顯示該事件並非政府軍所為,但西方國家仍不為所動,繼續推行既定制裁措施。正是這種不對稱衝突和不公平待遇,才使敘利亞國內力量對比懸殊的對抗,一步步演變為勢均力敵的對抗,乃至使時局繼續朝不利於巴沙爾政府的方向演進。從這一意義上説,無論是當初敘利亞動蕩日趨升級乃至爆發胡拉鎮屠殺平民事件,還是事後西方借機加大對敘利亞政府施壓制裁,幕後都有西方人為操縱和製造。
西方國家之所以鐵了心要推翻巴沙爾政權,一是出於“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狹隘心理。由於敘利亞與西方國家關係不睦,不聽西方號令,美國便將敘列為“無賴國家”,只要有機會便要在該國推動政權更替;二是地緣政治利益。敘利亞是伊朗在中東的主要盟友,如果敘利亞政權易幟,西方未來“整治”伊朗就會容易得多。由此不難理解,西方在敘利亞局勢問題上為何一直不加掩飾地“拉偏架”,執意將局勢搞亂,乃至連續發生了暴力事件的悲劇。反過來,暴力事件恰好又成了西方加大對敘利亞政府施壓的新藉口。西方國家顯然認定敘利亞政權更替比保留現政權好處更多。
然而,仔細分析,西方強行在敘利亞推動政權更替的做法,實際是一種線性思維和戰略短視的體現。敘利亞看似激進反西方,但由於其自身勢單力薄,加上外部國際環境發生根本性變化,敘利亞這些年來一直處於守勢,根本不足以對西方國家利益構成威脅。即使在敘利亞自身的領土問題上,儘管以色列一直霸佔戈蘭高地不還,但敘利亞政府似乎並沒有武力解決該問題的能力和想法,而是將該問題繼續拖下去。換句話説,當前敘利亞現政權對西方威脅有限,反倒是該國出現政治劇變反而會使西方國家面臨更大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