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邁向“後美國時代”
時間:2011-06-15 14:03 來源:新華網
美國《紐約時報》6月8日文章 題:後美國時代在中東初現
儘管華盛頓竭力接納“阿拉伯之春”,但中東地區正不易察覺地邁向一個後美國的時代。該地區的盟友和對手都逐漸對美國的禁令置若罔聞。隨著中東的轉變日益顯著,美國將越來越難以致力於解決傳統安全隱患,比如解除伊朗的武裝或重啟阿拉伯與以色列的和平進程。
表面上,伊朗和敘利亞對美國的敵視沒什麼格外新奇的。實行神權統治的伊朗政府長期以來無視美國的懇求,似乎下定了決心要不惜 —切代價獲得核彈。敘利亞政權向來比較模棱兩可,但向歷屆美國政府做出的妥協承諾從未兌現。
鋻於該地區的變化,美國在外交上對這兩個國家鞭長莫及。伊朗的神職統治者意識到了在一個動蕩地區施展力量的機會,他們絕不會讓人覺得自己聽命于美國。
將近60年來,沙烏地阿拉伯的安全仰仗著美國的庇護。團結一致的承諾總是掩蓋了一個自由民主國家和一個傳統君主制國家之間不協調的關係。不過,支撐“石油換安全”契約的是一個更加令人生畏的聯盟,這個聯盟有效地抵禦了從蘇聯共産主義到薩達姆 侯賽因修正主義的共同敵人。
如今,利雅得和華盛頓以截然不同的眼光看待該地區局勢。“阿拉伯之舂”使西方充滿希望地期待中東形成富有同情心的統治制度,沙烏地阿拉伯則把“阿拉伯之春”視為切切實實的威脅。
利雅得不僅質疑它與美國結盟的功用,而且逐漸脫離這個聯盟。隨著沙特政府反思其安全狀況,它可能會得出結論認為,它必須依靠自身的人力物力以及與志同道合國家的聯盟而不是它越來越覺得靠不住的美國。沙特王室可能會認真考慮尋找其他庇護國,或者建立一個阿拉伯保守君主國聯盟,甚至發展獨立的核威懾力量。
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謀求在聯合國獲得國家地位的決定讓華盛頓驚愕不已。巴勒斯坦人輸掉了“武裝鬥爭”,但越來越多的巴勒斯坦人不相信美國牽頭的對話能消除他們的煩惱。
伊拉克和埃及等新興民主國家也不大可能讓美國得到安慰。民族主義與民主之間的聯繫早已得到充分證明,其地位有賴於為人民利益服務的領導人很難同時認可華盛頓的關注重點。這種情緒在伊拉克變得顯而易見。在伊拉克輿論反感美國繼續駐軍之際,需要在競爭性選舉環境中拉選票的政治家們不大可能違背這種民族主義情緒。
解放廣場起義之後的埃及已經在反抗美國,它與伊朗建立外交關係,敵視伊朗是穆巴拉克總統的嗜好,新成立的埃及政府覺得沒有理由延續這位已倒臺的暴君對一個在阿拉伯國家街頭享有盛譽的政權的敵意。
這一切並不表明新生民主政權將與美國斷交,但在某些重要方面,它們的政策可能會挑戰美國的尺度。
漸漸脫離美國控制的趨勢是在奧巴馬政府上任前開始的,其後果可能會在奧巴馬政府離任很久以後顯現。
隨著美國的影響力減弱和它的聯盟體系受損,美國將不再那麼有能力實現它的一些目標。華盛頓恐怕沒有足夠的力量阻止敘利亞政府傷害其公民、迫使伊朗放棄核計劃或者説服沙特不要研製核彈。
美國之後的中東也許會在某些角落變得更有民主色彩,卻也可能會變得更加動蕩不安。(美國外交學會資深會員雷 塔基)
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