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分析美國對臺政策的“三不”內涵

時間:2008-01-04 10:14   來源:台灣網

美國對臺政策在被動中猶豫,其對付“臺獨”危害的策略仍處在不夠力度的狀態之中。
  

  香港中評社今天發表社評指出,布希政府對臺政策調整有時,但是美國主流社會對臺灣問題的整體思考是滯後的,至今仍處在艱難的思考之中,仍未算得上成熟,其對付“臺獨”危害的策略仍處在不夠力度的狀態之中。

  據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報道,近來,美國華府智庫圈流傳一種説法指出,臺灣的民進黨當局核心人士正積極向美國的行政部門、國會山莊,以及智庫人士強調,民進黨主張兩岸維持分裂狀態的政策,符合美國的亞太戰略利益;一旦臺灣由國民黨執政,其所主張的“終極統一政策”,將破壞美國在西太平洋的整體利益。

  社評表示,以上的消息很難得到證實,但是,不在於民進黨的活動與否,兩岸維持分裂狀態的政策,符合美國的亞太戰略利益這一觀點,是美國自冷戰以來長期堅持的。大陸學者始終認為,美國是臺灣問題的始作俑者,“以臺制華”是美國長期推行的戰略。從美國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開始,臺灣即成為美國遏制中國的一個“棋子”。隨著美國全球戰略的調整變化,臺海政策也相應地進行策略調整,臺灣的“價值”時起時落,但不變的是,臺灣始終是美國手中遏制中國的一張牌。

  抱持這一觀點的中國社科院學者張華早在數年前就指出:美國政府基於某種政治、經濟原因,或出於某種眼前利益,其對臺政策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發生策略性變化。但在戰略上,美國在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內,對臺採取的“兩面政策”不會改變,維持兩岸“不統”、“不獨”、“不戰”的戰略不會改變,美國長期的“以臺制華”的政策也不會改變。

  社評指出,對於布希政府調整對臺政策的觀察,有幾點心得:一,更多是基於戰術調整,而非戰略的重大轉移。二,更多是點到為止,不做實質性的改變。三,更多是政府層面的對策,而非社會的主流認識。也就是説,布希政府對臺政策的麻煩性很強,關鍵在於:一,隨著政府的更換,對臺政策容易發生不可預測的變化。二,對臺政策的兩面性仍然保持下去,模糊化難於去除。三,美國政府對付“臺獨”軟弱無力。

  據《中央日報》網路報報道説,2007年12月上旬,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與麻省理工學院(MIT),聯合出版的華盛頓季刊(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Winter 2007-08),即發表一篇題為“Seizing the Opportunity for Change in the Taiwan Strait”的專論;在此之前,其亦在2002年6月中旬,發表題為“If Taiwan Chooses Unification, Should the United States Care”的分析文章。這兩篇專論均針對臺海兩岸透過密切的經貿互動,已經産生出的重大政治、經濟,以及軍事戰略影響,提出深入的剖析。

  通觀這兩篇專論的要點,可以歸納出如下幾點:一,臺灣的經濟繁榮將明顯地受制于大陸與臺灣間政治關係的變化。二,美國方面傾向於認為中共可能採取武力手段併吞臺灣,但卻很少想到臺灣方面可能主動選擇與大陸結合。三,如果統一實現,中國的軍事部署將不再以臺灣為目標,將會重新靈活地調整。美國在臺海地區的軍事戰略,美國與日本的軍事同盟關係,中國大陸與日本的關係,都將會發生結構性的變化。四,兩岸統一可能會損害到美國若干的利益,但是相較于消除引爆美中軍事衝突的“發火點”,那些因兩岸統一而導致的不利損失,也可以算是化解戰爭危險的代價。

  由此可見,美國智庫對美國對臺政策的思考,出現了三大變化:第一,對兩岸形勢的變化很敏感,對大陸不斷增長的實力很重視。第二,試圖得出兩岸統一對美國未必是壞事的結論。第三,美國利益受損最大的問題是捲入兩岸戰爭。

  當然,這樣的思考畢竟是智庫的思考,如果這樣的思考成為美國社會主流思想,很可能會對美國修改對臺政策時發生指導性的作用。但是,目前沒有達到這樣的狀態。美國對臺政策還在徘徊中。

  不過,臺灣政局的異變將不得不牽制著美國對臺政策的改變,不是更好,就是更壞,一味地打模糊牌是無濟於事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臺獨”勢力的惡性發展、兩岸關係的日趨緊張,美國僅靠模糊政策不足以維持臺海局勢的穩定,不更加旗幟鮮明地反對“臺獨”、遏制“臺獨”,美國的對臺政策將失去約束力。

  2003年6月,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美國問題專家金燦榮表示,美國在未來有可能發生的臺海衝突中將置身事外,而這一時間可能是5年。美國方面在努力地與“臺獨”保持一個越來越清晰的距離,從近期看,這個趨勢還不明顯,它只是從減少“戰略模糊性”來講,而這幾年美國方面不支援“臺獨”這個理論有一個潛在的、戰略性的含義,就是它跟“臺獨”保持越來越清晰的距離。這樣,美國在未來有可能發生的臺海衝突中將會置身事外,因為它早早地就跟臺灣的“獨立”選擇劃開了界線。

  時間已經過去了4年半,也就是接近5年了,金燦榮教授當時堪稱為極為大膽的預測,在今天看來趨勢是對的,美國對臺政策的確是往這一大方向在發展。但是,美國至今尚未達到在臺海衝突中將置身事外的政策變化。美國的心路歷程走的非常艱難,但又不得不往前走。

  美國對臺政策在被動中猶豫,最典型的事件莫過於美國國防部澄清聲明。2007年11月,美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5日發出聲明,澄清五角大樓網站11月3日、4日的兩篇報導提及臺海現狀的文字。聲明強調,先前的新聞稿“描述不正確”。11月3日的新聞稿所稱“美國希望看到以和平方式統一”,是對美國政策“不正確的描述”。 對於11月4日的新聞稿提及,“布希總統反對臺灣這個島國獨立”,發言人説,“這是不正確的描述”。

  由此可見,美國對臺政策有三不內涵:一不支援兩岸統一。二不採取實際行動打擊“臺獨”。三不願意改變臺灣海峽現狀。

  由此可知,美國對臺政策帶著腳鐐在跳舞,怪不得總是這麼的沉重! 


 

編輯:張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