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貨幣政策、財稅政策發力外,中國大陸還應在給創業者創造一個成本低、效率高、廉潔透明的寬鬆商業環境上做足文章
在香港,無論是千萬富翁,還是白手起家的窮小子,只要向公司註冊處繳納不到2000元的費用並出示身份證,新生意最快6天后就可以開張;賺來的錢,大部分可以放進自己口袋裏,因為除16.5%的利得稅外,這裡再沒有任何眼花繚亂的稅種。不擅應酬?在這也並無大礙,與政府官員交往過密,反倒可能引來麻煩。(6月24日《中國青年報》)
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商業環境,對本國本地區經濟發展異常重要,在經濟處困難時期尤其如此。要想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扭轉經濟困難局面,除財稅政策、貨幣政策等宏觀經濟政策要適度寬鬆以外,更加重要的,是要給市場經濟的所有細胞創造一個寬鬆的商業環境。在創造寬鬆商業環境的過程中,政府是主角,因為政府與經濟細胞的關係決定這個地區經濟發展的狀況。
香港是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之一,這裡有世界上最開放的市場,香港能夠取得今天的發展成就,與其長期奉行的政府“積極不干預”政策關係很大。
這種政策,從具體事件中可窺見一斑:企業與政府官員交往過密,反倒可能引來麻煩;香港公司的財務報表“往往都很乾淨”,沒有任何其他開支;商業環境很單純,“還不用請吃飯”;有一個放下架子鼓勵企業百姓盡其所能賺錢的政府;香港的官員“沒有花他人的錢和插手他人的事的本能。
如果要説“干預”的話,那就是在經濟最困難時期,香港政府會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比如,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時,香港特區政府專門針對中小企業推出了1000億港元的政府擔保計劃,許多中小企業因政府擔保拿到了銀行貸款,順利度過危機。
這些使筆者想起在加拿大做生意的表弟,我曾問他在加拿大做生意的最大感受是什麼?他的答案是:簡單、自由——除了定期交稅以外,加拿大沒有任何別的亂七八糟的事情,也沒有任何人和機構經常“騷擾”,創業的初始成本非常低。
目前,中國大陸正在全力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力圖實現穩增長。我們已經看到,貨幣政策有了微調,財稅政策也正在加力發力。但筆者認為,更加重要的是,應該在給創業者創造一個成本低、效率高、廉潔透明的寬鬆商業環境上做足文章。
中國大陸經濟走到今天這個地步,不能説與商業環境一點關係沒有。從審批部門龐大、稅費項目繁多、“三公”經費居高不下、公司企業公關招待費年年增加等,就足以看出商業環境狀況。最近,某地宣佈開發風能太陽能需要氣象部門審批,可以説是大陸商業環境不容樂觀的典型寫照。這一新規不但背離鼓勵新能源開發政策,而且與新36條背道而馳,歸根結底與市場經濟體制相背離。
香港既是中國特區,又是中國的窗口,更是中國大陸學習吸收先進管理經驗和管理方式的最好樣板。香港僅次於新加坡、世界排名第二的商業環境,對於中國大陸正在全力進行的穩增長,具有現實的借鑒意義。
在穩增長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該大力度凈化商業環境,大幅度降低創業門檻。具體來説,一是大幅度降低稅費,實實在在減輕企業公司和個人負擔;二是創業零門檻,對於投資興辦小微企業零費用註冊,取消一切收費,三年內免除所有徵稅,並給予一定額度的小額創業貼息貸款;三是大幅度精簡壓縮市場直接管理機構和人員,現有審批事項減少三分之二,所有行政審批事項限期完結並不準收取任何審批費用。當然,歸根結底還是取消審批事項,因為,只要審批權在,就可能造成明裏不收費、暗地裏收黑金的尋租腐敗等現象,這同樣會加重企業負擔。
借鑒香港經驗,構建良好的商業環境,既是穩增長的迫切需求,又是中國大陸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一項基礎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