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近日在大連舉行的全國國土資源廳局長座談會後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房地産市場呈現出量跌價滯的態勢,再過一個季度左右,房地産市場可能會面臨全面調整,房價會有所下降(7月5日《新京報》)。
徐部長的預判也是不少平常人所能預判的,依據是中央連續出臺的一系列房地産調控政策,從“新國4條”到“新國10條”,從“二套房首付比例不得低於50%”到“房價過高地區可暫停發放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調控政策之嚴厲超過了以往任何一次,顯示了中央調控房價非同以往的決心。
然而,逆政策而行的房價很不給調控政策面子,當然,政策對市場的影響有一定的滯後性,而且政策的嚴厲性還會加碼,因此,再過一個季度房價會有所下降,不是不可能。然而,目前國際國內的經濟形勢瞬息萬變。就算不考慮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因素,單是考量房價高漲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根本原因,房價會否在未來一個季度有所下降,或更長一段時間下降,也令人心存疑惑。這個具有中國特色的根本原因其實是“賣地財政”。
我們説現在一些地方政府的財政是賣地財政,一點都不冤枉,全國政協委員梁季陽在今年兩會上説:“據統計,2009年,全國的土地出讓金收入已經超過1.5萬億元。不少城市的土地出讓金已經佔地方財政收入約50%。”賣地收入支撐起了地方財政的半邊天。
這佔了半邊天的財政收入用途很廣泛,除了“三公開支”,其中一塊是用於公共建設和社會福利保障開支。城建、教育、醫療、養老、失業……哪一樣都得花錢,而且錢花少了,市民還不滿意。
如果説地方政府財力原本雄厚倒可以持續一下。可事實並非如此,《中國證券報》近日報道説,據統計,2009年年末,中國地方政府負債達7.2萬億元,面臨嚴重債務危機,多個地方靠賣地還貸。實際上在眾多公共福利保障性支出中,地方政府是出了大頭的,經濟學家胡鞍鋼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我們研究發現,我國在教育投入方面大體上94.5%的投入是由地方財政支出的。”
我們現在回想一下2008年,受金融危機波及,房價大幅下滑,地方財政很快捉襟見肘,各地紛紛出臺五花八門的托市、救市措施。原因很簡單,地方政府需要通盤考慮,有些支出是剛性的,有些工程在加緊開工,一旦財政入不敷出,銀行收緊信貸,資金鏈斷裂並非不可能,政府就難以運作。有人把房價上升到政治高度,難道政府停擺就不是政治?何況,房地産業對GDP有重要貢獻,在GDP論英雄的時代,打壓樓市,不啻是打壓GDP。地方政府打壓房價的內在動力不足,因此,中國的高房價既不是市場的結果,也不單是行政的結果。
這並不是為地方政府開脫,而是要理性分析,為什麼高房價治不了。核心是怎麼解決地方政府的財政收支平衡問題。把房價打壓下來,或者拿走賣地財政,這個缺口拿什麼來補?誰來補?這個問題不解決,不要説“國10條”壓不下房價,就是“國100條”也白搭。
就此,我才覺得堅持科學發展,轉變發展模式,調整經濟結構不是大話空話,但怎麼樣把這些話做真做實,才是最難之處,比如説如何尋找賣地財政的替代品?中國怎麼才能在國際産業鏈中往前端靠?在轉型尚未完成之前,房地産仍然是“支柱産業”,而中間階層則是最大的埋單人——富有的人房價高低都能通吃,困難群體在指望保障性住房。
如果説在當前賣地財政是必然的,為這個財政作了貢獻的人有理由知道這些財政是不是實現了公共利益最大化,如果説民眾承受了高房價,享受了好的福利,我看也是值得的,就是怕承受了高房價,卻享受不了好福利。這裡就需要公開財政預算,擠乾不必要的支出,能做到這一點,民眾對高房價的抱怨會少一些;政府財政有困難,民眾也願意共赴時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