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能動司法溫暖臺資企業 海西這“臺”戲精彩

時間:2009-07-08 14:01   來源:H--華夏經緯網--人民法院報

    這場戲為何引人入勝

    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形勢下,福建法院採取有力措施,幫助臺資企業平穩渡過危機,是充分發揮司法能動性,加強司法保障的有力舉措。

    在臺胞集中地區的中、基層法院設立相對固定的審判組織,實行涉臺案件的專業化審判,將有利於推進兩岸司法交流合作,維護兩岸同胞合法權益。

    而通過巧用保全、“活查封”等措施,加大對合法涉臺企業金融債權的司法保護力度,則是全省法院在面對此次金融危機時,從科學發展觀的角度考慮涉臺企業的發展前景、工人的就業、穩定的大局等多種因素,共同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的體現。

    在涉臺民商事案件中,全省法院還讓臺商以調解員的身份參與解決糾紛,借助其與涉訴臺商之間的同鄉之情、同業之誼,幫助法院化解糾紛,使調解主體更趨於多元化、社會化。這一做法體現了司法的民主和透明,有助於降低當事人的訴訟成本,減輕爭議案件的司法資源投入,促進司法公正和效率,可謂是“一舉多贏”。 (文/中國法學會民訴法研究會副會長,廈門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齊樹潔 )

    超連結

    憑藉著與臺灣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法緣相循、商緣相連、文緣相承的獨特優勢,福建成為臺資企業在大陸最為密集的省份之一。據不完全統計,福建已累計批准成立臺資企業超過1萬家,合理利用臺資超過170億美元。機械、電子、石化等一批大型臺資企業落戶,拉動了全省主導産業的強勢增長。

    去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國際經濟環境急轉直下。市場化程度較高的福建臺企,也遭受銀根緊縮、歐美訂單減少、市場需求趨弱等因素的衝擊。特別是一些勞動密集型、傳統出口加工型的臺資産業,所受影響更為明顯。

    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馬新嵐要求全省法院因時而動,發揮“臺”的優勢,做活“臺”的文章,採取更加務實靈活的措施,服務台企、惠及臺胞,把涉臺審判打造成為福建法院的特色和品牌。

    福建高院及時出臺《關於為全省經濟持續較快發展提供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務的意見》,提出要以實現經濟損失最小化和社會效果最大化為目標,依法穩妥地審理好各類涉臺民商事案件,努力打造服務台企的司法“暖環境”,讓司法暖陽力助臺企驅走危機陰霾。

    涉臺審判庭閃亮登場

    何希灝,一位來大陸投資長達20餘年的資深臺商,如今擔任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漳州市臺商協會會長等職。他告訴記者,危機之下,在漳州投資的2000多家臺企中,沒有一家破産倒閉的,這不能不説是個奇跡。何希灝直言,這離不開全市兩級法院涉臺審判庭的積極作為。

    涉臺審判庭,大陸首個具有獨立建制,集中管轄涉臺各類民商事、刑事和行政案件的審判法庭,繼2009年3月3日在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落戶後,薌城等9個基層法院也相繼成立。

    金融危機背景下,涉臺案件不斷增加,涉臺審判庭從其成立之時,就承載著滿足臺胞多元法律需求的歷史使命。有關專家認為,兩岸關係趨緩,和平發展成為共同願景,涉臺審判庭的橫空出世,將在為臺胞維護權益提供便利,促進兩岸經貿往來順暢等方面凸顯作用。

    除了延續其前身、運作長達2年的“維護臺商合法權益合議庭”的全部工作機制,涉臺審判庭還更多地著眼于在當前經濟環境中,提升涉臺審判工作的司法能力:注意調整審判方式,穩妥地審理好各類糾紛,盡可能減少訴訟活動對臺企正常經營活動的影響。

    此外,涉臺審判庭還瞄準當下宏觀經濟形勢變化對臺企的影響,與當地的臺辦、臺商協會建立訴前糾紛聯合辦理、調處和疏導機制,建立重大案件逐級彙報、糾紛資訊共用、涉臺訴訟指導等一系列制度。

    去年底,雲霄縣一家臺資人造花公司因勞動爭議案件引發一場行政官司,臺商深受困擾。今年3月25日,漳州中院院長林貽華帶領涉臺審判庭法官走訪當地臺企協會時,了解到此案。為幫助臺商解燃眉之急,林貽華要求密切關注案件進展,並適時開展案外協調工作。為促成案結事了,薌城區人民法院的法官們邀請當地臺商協會出馬,共同參與協調此案,最終促成勞動爭議案件的穩妥解決。

 

編輯:邵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