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信托”投資門檻降至10萬

2013-01-10 14:23     來源:廣州日報     編輯:王偉

  自管行業競爭加劇 信托公司業務多元化

  隨著基金、證券等傳統金融機構獲準進入信托業務,資管行業的競爭變得日趨激烈,信托公司在不斷進行各種業務創新,市場上為突破信托投資期限和資金門檻規模的新形態信托產品正在涌現。不過,有業內人士提醒,新形態的信托產品還在嘗試階段,投資者在購買時更需注意風險控制措施和信托公司的時機管理能力。

  短期產品突破流動性瓶頸

  雖然信托產品高達10%水平的收益率依然十分可觀,收益率優勢十分明顯,受到了富裕型投資者的廣泛追捧,成為理財市場的“高富帥”。但是,信托產品的其中一個缺點就是投資期限較長。

  據用益信托網的統計,去年全年新發信托產品的平均期限為1.89年。也就是說,一般的信托產品起碼要2~3年才能拿回本金,不可提前贖回。由于信托產品一般涉及較為大額資金,因此對于投資者來說,購買信托產品的流動性較差,很容易把資金“套死”。

  理財專業人士指出,一般來說,信托產品只適合有充裕流動資金、希望通過中長期投資獲得穩定收益的投資者。不過,一些信托公司最近推出了期限靈活的信托產品,意圖與銀行短期理財產品一較高下。

  比如,中融信托推出了“中融信托-匯聚金1號貨幣基金集合資金信托計劃”,銷售人員在推介產品時稱,該產品的期限較為多元化,“客戶可定制7天、14天、30天、90天”。 在收益率方面,7天、14天產品的收益率是銀行間拆借利率+0.1%,具體隨市場浮動;30天目前是4.2%,90天是5.0%~5.2%,也是隨市場浮動。

  像這種7天、14天超短期信托理財產品對投資者無疑有巨大的吸引力。不過,在記者進行咨詢的時候,工作人員指出,最短期的7天只針對大額資金,如只對2000萬以上客戶開放。他表示,100萬小額資金最短可以做一年,而300萬資金最短期限可以做到90天。

  在信托計劃書中,記者看見,該信托的期限為“10年,信托計劃到期前受托人有權根據信托計劃管理情況調整期限”。而募集資金“投資于銀行存款、貨幣市場基金、債券基金、交易所及銀行間市場債券以及固定收益類產品(包括期限在1年以內的逆回購、信托產品或信托受益權、附加回購的債權或債權收益權、附加回購的股權收益權、固定收益類銀行理財產品)等”。

  信托公司的人士對記者表示,這種類型的信托是一種定制服務,實際上走的是貨幣基金的路線,因此期限可以做得很靈活。目前來看,這種產品的風險低于一般的信托項目,風險可參考貨幣基金。但最大的缺點是收益不高,而且投資門檻非常高。

  FOT風險不會高于信托

  除投資期限的缺點之外,“高投資門檻”也讓眾多投資者對其望而卻步。一般來說,信托產品最低購買份額為100萬元。

  為突破這一限制,一些信托產品開始嘗試走信托中的基金(FUND OF TRUST, FOT)路線。FOT是一種“小信托”產品,投資門檻可降到20萬元甚至10萬元以下。

  業內人士指出,FOT是一種固定收益型理財產品,實質上是通過第三方的有限合夥公司來募集與管理資金。募集的資金投向第三方公司所選擇的優質信托產品。

  廣州民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這種產品由于投資起點較低,使得大多數市民可以分享信托產品的高收益,一般來說目前市場上一年期FOT產品稅後收益率可以達到6%以上,遠遠高于銀行理財產品。而從風險的角度來看,他指出,FOT是投向信托的,因此其風險不會高于信托產品,只要所投向的信托產品有剛性兌付的保證,這類產品的本金和收益就有保證。

  不過,業內人士指出,這種類型的信托產品等于多個投資者與第三方公司簽訂合約向信托公司購買產品,因此第三方公司的信用和管理資金能力尤為重要。資質較好的公司對投資項目有更好的甄別能力,而且對上遊有更強的議價能力。另一方面,投資者要重點關注資金所投向的項目資質、其抵押擔保和質押措施是否充足。

  提醒

  作為一種創新產品,目前市場上各類的FOT仍然處于魚龍混雜的狀態,投資者除關注投向項目本身的風險控制措施之外,還要關注基金管理方的資質和信用。

  業內人士指出,券商、基金及保險等金融機構獲準以類似信托公司經營方式開展同質化資產管理業務,未來信托業將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而為突破信托產品投資期限和投資門檻的問題,未來信托產品或更多元化,走類基金的路線。這對信托公司的主動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周宇寧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